方伯谦血衣的来龙去脉 破解方伯谦冤死之谜( 五 )
护军炮目李金声说:“方大头临阵脱逃 , 在旅顺被龚道台枭首示众 , 弟兄们都说他死有余辜”;
旅顺道台衙门侍童李振鹭说:“那天一大早 , 在衙门里听说斩方伯谦 , 我就跑去看 。方伯谦穿着茄青纺绸小褂拉上了刑场 。围者看的当兵的很多 , 都说该杀” 。[17]
《海军世家》一书认为上述史料很不可靠:“(戚其章)在同一篇文章中 , 提出两个证人 , 指证方伯谦临刑时的服饰 , ‘水手陈学海说……黄(方)船主穿一身睡衣’;‘侍童李振鹭说…..方伯谦穿着茄青纺绸小褂’ 。一文两证 , 互相矛盾 , 只能证明此两人当时都不在现场 。”[18]
我们允许任何人对史料提出质疑(谅笔者眼拙 , 尚看不出“一身睡衣”和“茄青纺绸小褂”有何矛盾) 。拙文《将方伯谦的血衣呈上公堂》已经提到 , 要确认方伯谦有否一件杀头衣存在 , 还得求助于“广甲”舰管轮卢毓英 , 因为卢毓英是方伯谦的铁杆同情者 。卢毓英在回忆中说:
“八月念五早五句钟 , 忽闻炮声 , 余自梦中惊醒 , 人报总兵衔副将方伯谦正法军前 。余急问之日:广甲管带如何矣?彼日:未之闻也 。余不禁骇然 , 日:何同罪而异罚也?乃急起往统领处觅其幕宾曾叙吾询之 , 方悉其由 , 归与同乡诸君述之 , 不禁为之叹挽不置 。”
“丁乃遣人往宋祝三宫保处 , 假刽子手两名 , 宋询为谁人?曰:方也 。宋口然谓来人曰:尔且归 , 余当亲带刽子手即至 。人回述宋宫保言 , 丁知宋素爱方 , 乃急遣亲兵将方衣服剥净 , 自出倭刀将方枭于山麓 。后宋至 , 方头已落 。宋大哭而归营 。方既伏法 , 济远士卒均奔麓伏尸而哭 , 号啕跌躅声闻数里 , 见者无不泪下 。”[19]
卢毓英的所谓“剥净” , 不会是剥成光光肉儿 , 而是剥除掉外套 。显而易见 , 卢毓英是同情方伯谦的 , 也是支持陈学海、李振鹭关于方伯谦临刑时衣着的描述的 。有这么多“伏尸而哭”、“号啕跌躅声闻数里“的“济远士卒”在场 , 方伯谦的同情者们是没有理由怀疑卢毓英的 。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 方伯谦杀头时穿的是一件内衣 , 而绝对不会是外套 。也就是说 , 即使有一件杀头血衣存在 , 绝对不会是一件“黑色军衣” 。据前引材料看 , 方俪祥女士也不再坚持所谓父亲方莹告诉她的“杀头衣”说法 , 而改口说父亲方莹“告诉她这是伯公指挥海战时的血衣” 。至于改口的理由为何 , 方俪祥女士未说过 , 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 。
五 , 《卢湾区志》告诉我们:上个世纪30年代 , 上海卢家湾吕班路上没有海军联欢社
尽管郑练简和他的同学、校友们都宣称 , 上个时间30年代参观了上海卢家湾吕班路的海军联欢社;
尽管方俪祥女士宣称 , 她少年时(按照方俪祥女士提供的相关资料 , 她应该是约8~12岁 , 即约1928~1932年在上海生活)和她的“五六位堂兄弟姐妹 , 常常结伴到海军联欢社里的大花园游玩” , 还有海军水兵在那里给他们表演过“方管带打鬼子”的游戏 。
尽管方俪祥女士晚年又“如愿以偿”地“旧地重游”了海军联欢社的旧址 , 且“感慨万千”、“心情颇为惆怅” 。
但 , 令我们不安的是 , 在《卢湾区志》“大事记”里 , 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民国3年(1914年)“4月8日 , 沪海道尹兼特派交涉员杨晟与法驻沪总领事甘世东 , 签订《上海法租界推广条约》 。区境徐家汇路以北、打铁浜以南、吕班路、白尔部路(今重庆中路)以西 , 全部划入 。9月14日双方勘界 。是为法租界第三次扩张 。”[20]
原来 , 这条吕班路(重庆南路)在法租界内;而《上海租界志》又告诉我们:法租界是1943年7月由汪伪政权收回的[21] 。也就是说 , 当年方莹等呼啦啦一大帮子民国海军官兵是在法租界内“联欢”!
更为不幸的是 , 上海《卢湾区志》第二十四编“军事”第一章“武装”第二节“军事机构” , 却告诉我们一个严肃的事实:上个世纪三十年代 , 上海卢家湾吕班路上根本不会有一家海军联欢社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