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位三元及第的古代“高考”状元

15位三元及第的古代“高考”状元
今天 , 全国各地陆续公布了2015年高考的分数线 , 大部分省市考生查到了自己的分数 , 洞房花烛夜 , 金榜题名时 , 能够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 是大部分同学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 当然如果有幸能够高中状元 , 那就是幸福中的幸福了 。
而中国古代高考——科举 , 从隋到清 , 一千三百多年的时间里 , 考出了700多名状元 , 这七百多位同学 , 都是人中龙凤 , 堪称学霸 。
但比学霸状元还要牛的 , 那就是三元及第了 。
三元及第:表示在科举考试中 , 乡试、会试、殿试都取得第一名 。
乡试 , 也称乡贡 , 由各州、府主考 , 考中的考生称为中举 , 中举的举人才有资格去京城参加会试 , 乡试的头名 , 称之为解元 。
会试每三年在京举行一次 , 由乡试中举的举子们参加 , 因为考场通常设在贡院 , 会试录取者称为贡士或中式进士 , 会试第一名称之为会元 。
殿试顾名思义就是皇帝本人亲自主持考试 , 由会试录取者参加 , 殿试被录取者称之为进士 , 殿试头名称为状元 。
三元及第就是在一届科考中 , 乡试、会试、殿试均为头名 , 揽解元、会元、状元集一身 。
想想确实很恐怖 , 1300多年的科举长河中 , 也就15个学霸中的战斗机完成过这样的壮举 。我们来看看是何等人物 。
唐代有三人:
1、 崔元翰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状元及第 , 并且是三元及第 , 这是历史上第一个三元及第的同学 , 此时已经开科一百八十余年了 , 但崔同学也不容易 , 考上状元时已经五十二岁了(崔三元您老考了多少次啊?) , 除了三元及第 , 崔元翰的另一项荣光是与两个弟弟一起进士 , 一门三进士也是另一荣光 。
2、 张又新 , 唐宪宗元和九年 , (公元八一四年)状元及第 , 时号为张三头 , 张三头考试很厉害 , 业余爱好是品茶 , 他写的《煎茶水记》是陆羽《茶经》外的另一部重要茶史著作 。
3、 武翊黄唐宪宗元和元年(806)丙戌科状元及第 , 武三元是宰相武元衡之子 , 三元及第后却因为施行家暴而遇弹劾
宋代六人:
4、孙何 , 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状元及第 , 他与后来的执宰丁谓齐名 , 并称孙丁 , 二人当初一起参加的科考 , 孙何考第一一 , 丁谓考了第四 , 为这事丁谓很不服气 , 太宗皇帝听了说甲乙丙丁 , 你丁谓当然只能排第四 。
丁谓同学应该也没啥不服 , 人家孙何可是孙三元 。
5、王曾 , 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状元及第 , 是北宋的第25名状元 , 官至参知政事(副相级)
6、宋痒 , 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状元及第 , 当年宋痒与其弟宋祁一同参考 , 会试的时候原本是宋祁第一 , 宋痒第三 , 刘娥太后认为弟弟不应该排在哥哥前面 , 把二人名次调了个 , 成就了宋痒的三元及第 。
7、杨置 ,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状元及第 , 杨三元命不好 , 三元及第后老母过世 , 回家守孝 , 守孝未满自己也因病逝世 , 三元及第没给杨状元带来什么好运 。另值得一提的是那一年的二到四名叫王珪、韩绛、王安石 , 后来都成为了帝国名相 , 三人一共活了二百零岁 。
8、冯京 ,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状元 , 冯三元三元及第 , 人又长得英俊 , 且是未婚青年 , 成了帝国的抢走货 , 二位张姓国戚抢着要把女儿嫁给他 , 一度大打出手满城皆知 , 最后宰相富弼抢得金龟媚 , 富女死后 , 富弼又接着将小女嫁给他 , 冯状元成就了“两娶宰相女 , 三魁天下元”的千古佳话 。
9、王岩叟 宋仁宗北宋嘉祐六年(1061)三元及第 , 他是北宋最后一个三元及第 , 另值得一提的是仁宗一朝 , 三元及第者竟达四人 , 所以不难理解仁宗一朝为何会涌出欧阳修、范仲淹、三苏、王安石、司马光、包拯如此多的顶级文巨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