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深刻 《西游记》里那些小妖们背后的故事
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 《西游记》可谓家喻户晓 , 这部神怪小说不但构思严谨 , 而且寓意深刻 , 作者吴承恩是通过神怪世界 , 来揭露当时社会制度的弊端 , 所以在《西游记》这部书里 , 神怪即代表着现实人物 , 每个神怪都有它的独特寓意 , 比方玉帝就与地上的昏君并无任何差别 , 玉帝昏到何等程度呢?从他对孙悟空的任用上就可以看出来 。
孙悟空被二度招安后 , 再上天庭 , 玉帝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 , 并掌管蟠桃园 , 这个任命充分说明了他的昏庸 , 猴子见了桃 , 岂有不偷吃之理?用孙悟空去掌管蟠桃园 , 就如同用小偷去管钱一样 , 可以说 , 孙悟空大闹天宫是玉帝自己惹的祸 , 玉帝已经昏到不知猴子爱吃桃的地步 , 天宫岂能不乱?
玉帝的昏还表现在请如来镇压孙悟空的起义 , 其实天宫中能降伏孙悟空的神仙不止一尊 , 太上老君 , 元始天尊都可以轻易做到 , 可玉帝似乎压根不知道身边有这样的高人 , 却偏去外国请如来 。
我们这里谈的是书里的妖怪 , 在唐僧师徒取经的路上 , 遇到的妖精为数不少 , 如果没有这些妖怪 , 《西游记》这部书就会显得不完整 , 读起来要少很多趣味 , 《西游记》之所以能名列四大名著 , 与这些妖怪不无关系 , 因此 , 有必要一谈 。
这里所谈的妖 , 将依照出场次序来谈 , 是指与唐僧师徒作对的妖 , 孙悟空 , 猪八戒 , 沙僧 , 白龙马虽都曾为妖 , 但不算在内 。书里真正有妖魔出现是在第二回 , 这个叫做混世魔王的家伙 , 趁着孙悟空学艺未归 , 试图抢占花果山水帘洞为己有 , 孙悟空自灵台方寸山归来 , 就此引发了一场地盘争夺战 。
一、混世魔王
混世魔王的法力并不高 , 用的武器是一把刀 , 拳脚功夫也很差 , 吴承恩似乎只是把它作为孙悟空初展身手的陪衬 , 下引原文:
"悟空急睁睛观看 , 只见那魔王-- 头戴乌金盔 , 映日光明;身挂皂罗袍 , 迎风飘荡 。下穿着黑铁甲 , 紧勒皮条;足踏着花褶靴 , 雄如上将 。腰广十围 , 身高三丈 。手执一口刀 , 锋刃多明亮 。称为混世魔 , 磊落凶模样 。"
较量的结果 , 是孙悟空嚼碎毫毛 , 变出数百小猴 , “你看他前踊后跃 , 钻上去把个魔王围绕 , 抱的抱 , 扯的扯 , 钻裆的钻裆 , 扳脚的扳脚 , 踢打挦毛 , 抠眼睛 , 捻鼻子 , 抬鼓弄 , 直打做一个攒盘 。这悟空才去夺得他的刀来 , 分开小猴 , 照顶门一下 , 砍为两段 , 领众杀进洞中 , 将那大小妖精 , 尽皆剿灭 。”
然而 , 吴承恩始终也没说明到底是混世魔王是何妖物 , 这也就是暗示它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 , 何为混世?俗话说就是白给 , 在全书的妖怪中 , 它只能算最末流 , 比小妖强不了多少 。
二、独角鬼王之谜
孙悟空初登天庭 , 官封弼马温 , 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 , 正与群猴叙旧 , 独角鬼王忽来拜访 , 并献上赭黄袍 , 这一情节往往被人忽略 , 有的版本还将这一段删去了 , 事实证明 , 独角鬼王献赭黄袍大有深意 , 它的神秘出现 , 反映了当时各种势力的复杂关系 , 下引原文:
鬼王道:“久闻大王招贤 , 无由得见 , 今见大王授了天箓 , 得意荣归 , 特献赭黄袍一件 , 与大王称庆 。肯不弃鄙贱 , 收纳小人 , 亦得效犬马之劳 。”猴王大喜 , 将赭黄袍穿起 , 众等欣然排班朝拜 , 即将鬼王封为前部总督先锋 。鬼王谢恩毕 , 复启道:“大王在天许久 , 所授何职?”猴王道:“玉帝轻贤 , 封我做个什么弼马温!”鬼王听言 , 又奏道:“大王有此神通 , 如何与他养马?就做个齐天大圣 , 有何不可?”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揭秘妙玉结局 竟被贼人掳走侮辱后卖入青楼?
- 胡适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 西游记中唐僧和孙悟空第一次矛盾竟是因为她!
- 小说《西游记》中最美的女儿国国王 红颜似水
- 首次在《人民日报》上做公开检讨的省委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真迹的去向之谜
- 揭秘梁山十大名不副实的绰号
- 狄青闯三关的爱情故事 狄青的老婆介绍
- 红楼大究竟谁是绣春囊事件的幕后策划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