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贤政治上做过哪些贡献 耶律贤政治举措有哪些

耶律贤(公元948~982年) , 辽世宗耶律阮次子 , 中国辽朝的第五代皇帝 。969年 , 辽穆宗被侍从杀死 , 耶律贤被推举为帝 , 在位14年 , 庙号景宗 。他即位后 , 建立嫡长继承制度 , 这是契丹社会封建化的标志 。尊号天赞皇帝 , 改元为保宁 。他在位时复回登闻鼓院 , 令百姓有申冤之地 , 又宽减刑法 , 对百姓加以安抚 。又重用汉官 , 革除弊制 , 辽国出现中兴 , 但收效有限 。982年逝世 , 时年35岁 , 葬于辽宁北宁的乾陵 。
耶律贤政治举措有哪些
对内政策
汉族官员被辽大量重用主要开始于景宗时期 , 景宗即位后 , 先将拥立他即帝位的汉族官员高勋封为南枢密院使 , 又加封为秦王 。原来汉官韩知古的儿子韩匡嗣被任命为上京留守 , 后来改任南京留守 , 加封燕王 。这说明辽已经把汉官纳入了政权的中枢机构 , 因为南京留守一职原来一直由契丹宗族担任 , 属于要职 。韩匡嗣的就任说明汉官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 。
由于对汉官的重用 , 极大地促进了政权机构的进步和工作效率 , 也促进了契丹的封建化 。从此 , 辽进入了中兴时期 , 开始向圣宗的全盛期迈进 。这就如同唐高祖为“贞观之治”奠基 , 雍正皇帝为乾隆时期的兴盛奠基一样 。
为了彻底改变穆宗时期的混乱局面 , 景宗对吏治进行了改革 。他向汉官室昉询问治国之道 , 研究古今各朝代的经验教训 , 然后运用到改革实践中去 。在实施过程中 , 景宗赏罚分明 , 大胆地用人 , 即“任人不疑” 。这使得百官克尽职守 , 丝毫不敢懈怠 。穆宗时期的许多弊端很快被清除掉 。这样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 , 政治开始显现出一派清明气象 , 国力也随之而上升 , 这是和北宋交战获胜的主要原因 。
景宗的纳谏历史也有记载 , 在景宗在位晚期 , 郭袭向他上书 , 劝谏减少游猎次数 , 说穆宗时因为贪恋游猎 , 荒废了政事 , 结果闹得上下怨气冲天 。经过十年征伐 , 但政局仍然没有完全稳定 。国家虽然连年丰收 , 但经济还没有全面恢复 , 这正是励精图治的好时候 , 但听说陛下也迷恋游猎 , 这应该收敛自制 , 防止穆宗时的悲剧重演 。况且南方还有北宋的威胁 , 如果他们听说陛下迷恋游猎 , 恐怕又要趁机北进了 。希望陛下能及时收敛 , 以国家社稷为重 , 谋求国运昌盛 , 官民安宁 。
景宗看了后虽然没有完全采纳 , 但对郭袭很是赞赏 。因为这时北宋已经发动了收复燕云之战 , 景宗正在全力迎战 , 他只是收敛了游猎活动 , 但一心一意地进行政治建设只能等到以后去做了 。
辽景宗治理辽国的过程也是他学习汉族文化 , 总结汉族治国经验兵运用于实际的过程 。原来辽太宗就很重视农业的发展 , 不但支持汉族人在汉族地区发展农业 , 在草原地区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 , 辽景宗也让人开垦土地 , 发展生产 。为保护农业生产 , 防止没有重农习惯的契丹族人有意无意的破坏 , 辽景宗下令禁止随从们随意践踏庄稼 , 行军时也命令部队绕开农田 。农业的发达对辽国多种经济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 也增强了辽的国力 。发展农业的同时 , 辽景宗也继续阿保机的做法 , 尽量征召人才 , 尤其是汉族人 。得到十六州后 , 曾经选拔了一批汉族的知识分子治理各州的事务 , 其中有不少能干的良才 。辽景宗又仿效汉族皇帝的做法 , 让下属举荐有才德的人任官 。后来又下诏书招聘贤才 , 如果考核时确实很突出的 , 就马上可以担任很高的职务 。对于汉族的一些礼仪他也尽量吸收 , 例如他废除了婚姻制度中姊死妹续的旧契丹民俗 。下令做汉官的契丹人随汉族礼俗 , 可以和汉族人自由通婚 , 从而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进一步的融合 , 也从根本上密切了契丹与汉族的关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