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府是如何从一片向荣走向灭亡
【《红楼梦》中贾府是如何从一片向荣走向灭亡】贾府也可以说是毁于后继乏人的 。要说贾府后继乏人,可以说是读者的共识了 。而笔者总觉得贾母的专权和溺爱,才是荣国府后继乏人的根源 。贾母生前执掌大权,贾府相对平安 。尽管有很多难处,但毕竟贾府的声誉在外,外人面前的尊荣还是照例维系着 。贾母之死,贾府的很多问题彻底暴露出来了 。我们可以籍此回味一下,究竟是老太君不交权,还是儿子们掌不了权呢?
贾母对贾府统治的时间也着实太长了 。如果她早死十年,那时的家底还比较厚实,继任者或许还可以整顿 。如果再早死十年,那时人心还没有散,各种矛盾尚处在萌芽阶段,中兴的计划也可以实施 。但贾母死时已八十多岁了,由于当时婚龄较早,第二代的子辈都进入老年了 。贾母“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大儿子贾赦整天不务正业,小儿子贾政在贾府里始终找不到感觉,儿媳妇、孙媳妇们也只不过是时常忙里偷闲来哄她说笑,帮不上什么忙,长年的“安贵尊荣”形成了两个儿子不思进取的惰性,贾母的两个儿子“恶劣而无能” ;一个贪淫昏暴,一个一无所为,与其父、其祖父相比较,可谓天壤之别,两个儿子此刻已经是个老年人了,而且胡子都已经白了,进入了银色世界 。贾母在失望之中另选当家之人,并抓权不放,是真的不放心 。更令人感到可悲的是,贾母把振兴家族的希望寄托在第三代的宝玉身上 。但是,贾母没有意识到,由于她的过分溺爱,限制了宝玉接受正统的封建教育,致使宝玉离她所希望的光宗耀祖越来越远,在这一点上,贾母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其实,贾母对宝玉的爱仅局限于宝玉的外貌,谁让这个孙子独一无二地遗传了贾母之夫的身材和外貌呢?她从未爱到宝玉的内心 。把自己最迫切的希望寄托在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人身上,这是贾母最大的悲哀 。且不说宝玉压根就不是贾母接班人的料,更不是封建家族接班人的料,即使他有德有才,突然间当上贾府一把手,何以服众?怎么能稳定局面?何况他上有伯父、父亲、堂兄,下有弟弟、侄儿,这个位置,也会让他无从管起 。
看来,贾母的专权和溺爱,岂止是害了那个宝贝孙子?儿子又何曾不是她老人家专权和溺爱的受害者?既然没有人接得了贾府的班,那么这个班、这个府就只能涣散了 。
事实上,贾母的去世昭示荣国府的解体,红楼梦中早有预先安排 。我们回头看看,在五十九回书中其实已有预示 。那一回,贾母率众位有诰命的夫人为一位老太妃送葬,离家外出有一月余 。虽在走之前作了细致的安排,可她才去了几日,就“家翻宅乱 。”平儿就说“各处都作起反来”,内部管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真是“家无主,扫帚舞” 。就连平日不敢言语的人都敢做敢为起来 。平日掩盖着的矛盾完全公开化了 。这还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 。若贾母永远离去,结果可想而知 。要知道,贾府的矛盾是长期存在着的,最主要的还是争权 。人类社会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上至宫廷皇室,下至官宦人家,无不充斥争权之战 。一人之下,就万人之上,谁也不服谁 。演出了多少争权夺利的悲惨剧、滑稽剧、尴尬剧!市井草民对此很难理解,认为这些人并不缺吃少穿,何必自找麻烦 。甚至为争权连身家性命都不顾,赫赫扬扬的荣国府表面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一派秩序井然,歌舞升平的景象,然而温情脉脉的面纱后边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争权夺利的丑恶闹剧 。贾府中的这种争斗实际上从未停止过,只是都被贾母震慑着罢了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揭秘妙玉结局 竟被贼人掳走侮辱后卖入青楼?
- 红楼梦中宝珠是谁?宝珠为什么做了秦可卿的义女
- 胡适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 西游记中唐僧和孙悟空第一次矛盾竟是因为她!
- 小说《西游记》中最美的女儿国国王 红颜似水
- 首次在《人民日报》上做公开检讨的省委
- 谁打出了响彻三百年的耳光 你不知道的红楼梦
- 红楼梦彩霞和彩云什么关系?彩云贾环怎样好上的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真迹的去向之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