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道士姐妹团 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都是道士

两位公主当道士的历史背景:李唐对道教的尊崇 武后崇佛后道教的复兴
唐代自第一代皇帝李渊开始 , 便对道教大力推崇 , 于唐玄宗时为甚 。高祖李渊起兵造反时 , 民间就流传着道教谶语:“老子度世 , 李氏当王” 。偏偏 , 老子也姓李 , 自然这种特殊的联系让唐代的李姓皇帝产生了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而玄宗皇帝自小受到其父睿宗皇帝的影响 , 道教浸染很深 , 玄宗自言:“(朕)爰自幼龄 , 即尚玄默” , 到了登基之后 , 面临武则天之后佛教势力的扩张与强势 , 对道教的喜爱之外 , 也多了实用主义的政治考虑 。
睿宗、玄宗对道教的推崇 , 在其皇室家庭内部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主要体现为他的两个同母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 , 都出家当了道士 。金仙公主二十三岁左右 , 玉真公主二十岁左右 , 姐妹俩一起向父亲唐睿宗提出要出宫做女道士 , 主要目的是为她们被武后赐死的母亲——窦德妃超度 。
【皇家道士姐妹团 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都是道士】“华山女仙”金仙公主
金仙公主(689~732) , 讳无上道 , 为唐睿宗李旦女 , 《新唐书》中排第九位 , 其墓志称其为唐玄宗李隆基八妹 。初封西城县主 , 进封金仙公主 。706年(神龙二年) , 十八岁的公主度为女道士 。以道士史崇玄和叶法善为师 。金仙公主卒于洛阳开元观 , 736年(开元二十四年)陪葬桥陵(在今陕西蒲城县) 。金仙公主墓志书丹者为玉真公主 , 玉真公主为金仙公主之胞妹 。
在电视剧《杨贵妃秘史》中 金巧巧扮演玉真公主
关于金仙公主的生平 , 据《大唐故金仙长公主志石铭并序》曰:“(金仙公主)年十八入道 , 廿三受法 。”可知在唐中宗神龙二年为女道士 。另《新唐书》有记载“金仙公主 , 始封西城县主 。景云初进封 。太极元年 , 与玉真公主皆为道士 , 筑观京师 , 又方士史崇玄为师 。”“景云元年十二月十七日 , 睿宗为第八女西城公主入道为观 , 至二年四月十四日 , 为公主改封金仙 , 所造观便以金仙为名” 。“第八女西城公主 , 第九女昌隆公主 , 性安虚 , 神融皎昧 , 并令入道 , 奉为天皇天后 。宜于京城右造观 , 仍以来年正月令二公主入道” 。可知时间为景云二年 , 公主由西城县王改为金仙公主 。在唐代 , 亲王女为县主 , 公主是古代帝王之女的称号 。就公主而言 , 其内部又可按辈分进行分类 , 早在汉代即已形成了对不同身份的公主的固定称谓 , 此后各朝继续沿称 。唐代的外命妇制度也规定“皇姑为大长公主 , 正一品;姊妹为长公主 , 女为公主 , 皆视一品” 。玄宗即位初 , 公主再进封为长公主 。据《金仙长公主墓志》:“加宝赋一千四百户焉” 。按照唐代有关的制度规定 , 公主拥有受封户、享食邑特权 。“皇后、诸王、公主食邑 , 皆有课户” 。在唐代 , 朝廷主要是依据公主与皇帝的血亲关系远近 , 并参考一定的长幼辈分来确定受封标准的 。按照唐初旧制“公主三百户 , 长公主加三百户 , 有至六百户” 。玄宗即位之初 , 重新确定公主的封户数:“皇妹为公主者 , 食封一千户 , 中宗女亦同 。……皇女为公主者赐封五百户 。”但也有一些特例 , 玄宗胞妹金仙公主就封为“一千四百户” , 可以看出金仙公主当时的社会地位 。
与文人交好的玉真公主
作为女道士 , 玉真公主比姐姐金仙公主还要出名 。玉真公主(?~762年) , 唐朝睿宗皇帝李旦第十女 , 明皇李隆基胞妹 。降世之初 , 母窦氏被执掌皇权的祖母武则天害死 , 自幼由姑母太平公主抚养 。受父皇和姑母敬奉道教影响 , 豆蔻年华便入道为女冠 , 号持盈法师 , 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 , 封崇昌县主食租赋 。入道后广游天下名山 , 好结有识之士 , 不仅与司马承祯、元丹丘等教内人士关系密切 , 与王维、李白等平民才子亦过从甚密 , 她曾力荐李白供奉翰林为圣上潜草诏诰 。李白曾为玉真公主挥毫写下《玉真仙人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