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呼延灼为什么没有把家眷圈接上梁山

梁山山寨的产生是宋朝武士集团和士大夫文官集团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主流社会内武士集团的地位越来越低,士大夫文官集团成为宋朝的统治基础,科举制度有进一步扩大了文人集团,从宋初的不足5000人到仁宗时就达到了2万人,宋朝皇帝和文人集团信奉的是拿小钱消灾的原则,用经济换来百年的和平,即使养了历史上人数最多的军队,也不让他们立功,武士集团只好另立山寨对抗主流(今天山寨版的挑战主流产品就是受那时的影响),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后,梁山山寨发展很快,宋江为了早日实现天罡地煞的梦想,产用各种手段把108人迎上梁山,这些武士集团的精英们都是有亲情的人,他们上梁山后首先想到的是接自己的家人上梁山过快活的日子,就连李逵也要下山接自己的老娘上山,后期朝廷的降将,梁山首先是接他们的家眷上梁山,一则是为了让他们死心塌地的为梁山服务,更主要的是怕朝廷追究,给家眷带来杀身之祸,连武圣关公的后代关胜都把家眷搬上了梁山,而把宋朝引为自豪的连环马和霹雳炮都失去,又杀掉皇帝小舅子的呼延灼却没有把家眷接上梁山,难道他不怕给家眷带来杀身之祸?他不拍,因为宋朝是一个善待功臣后代的朝代,呼延灼恰恰是宋朝开国功臣呼延赞的后代,它的后台就是太祖赵匡胤 。
赵匡胤黄袍加身以后,没有像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一样杀戮功臣,而是通过杯酒释兵权,让他们多积攒钱财、多购置房产留给子孙,与功臣一起享受荣华富贵,太祖对柴荣的后代都给与优待,对于功臣的后代更是优待,优待功臣及后代就像重文抑武一样是宋朝的国策,石守信是宋朝开国元勋第一名,辞去军职后,升为侍中,太宗继承太祖国策,优待功臣及后代,石守信被封为卫国公,长子石保兴历任知州,次子石保吉以荫补军职,娶延庆公主,官至镇安军节度使 。整个宋代,特别是北宋时期,功臣后代都受到很高的礼遇,至少在经济上都很富裕 。
梁山五虎将之一的呼延灼的祖爷爷呼延赞,和杨业都是西北出来的猛将 。呼延赞年少入军旅时为一名骁骑卒,被宋太祖提拔为骁雄军使 。公元964年(北宋乾德二年),从大将王全斌征伐后蜀,攻打剑门时,他身为先锋,因功被提拔为副指挥使,铁骑将军指挥使 。公元979年(太平兴国四年),跟随太宗攻打北汉时,太原城屡攻不下,呼延赞在北汉军队的猛烈还击之中率先登城,因站立不住,从城堞上摔下来四次,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增强了攻城的信心 。呼延赞还在高粱河之战中救了太宗的命 。呼延赞曾任马步军副都军头、军都头、州刺史、团练使等职 。是北宋与杨业起名的功臣,杨业的后代杨延昭、杨文广都是到了优待,在北宋,功臣的后代即使犯了错误,也会宽大处理,没有杀头之祸,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尊敬功臣后代,保护功臣后代的氛围,特别是宋初抵抗辽国的功臣后代更是受到崇拜,杨业和呼延赞的后代都被朝廷重用 。
宋朝政治清明,君臣关系融洽,特别是文臣与皇帝的关系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宋徽宗与蔡京不仅仅是君臣关系,还有艺术家的惺惺相惜的关系,蔡京把皇帝引向一心研究艺术上去,向皇帝报告的是天下太平,人民富足,即使有小股土匪也是正常的,晁盖抢夺生辰纲没有向皇帝报告,江州劫法场没有向朝廷报告,因为与蔡京的子女有关,后来的三打祝家庄,朝廷懒得管,那不过是土匪内讧罢了 。但是梁山集团被胜利吹昏了头脑,为救柴进攻打高唐洲,这也是梁山集团的分水岭,他们第一次攻打朝廷的坚固城池,并且杀了高俅的弟弟高廉,高俅为了给弟弟报仇,向皇帝报告了晁盖、宋江的部分罪行,不过给皇帝的印象仍是一群小蟊贼,皇帝立即委高太尉选将调兵,前去剿捕,务要扫清水泊,杀绝种类,高太尉立即向皇帝推荐人选,奏道:“此人乃开国之初,河东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单名唤个灼字,使两条铜鞭,有万夫不当之勇 。现受汝宁郡都统制,手下多有精兵勇将 。臣举保此人,可以征剿梁山泊 。”看来高俅平时也是很崇拜抵抗辽国功臣的,这也是高俅一个文人痞子担任武职的内在原因 。高俅推荐的呼延灼就是他的部下,也是他的友,徽宗天子看了呼延灼也认为是人才,就赐踢雪乌骓宝马一匹 。这次征剿梁山朝廷上下都充满信心的 。没有把梁山集团看作为一个大的军事集团,没派京城驻扎的精锐禁军,而是派出了驻外禁军和和两州的地方厢军 。
呼延灼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出生功臣世家,没有公子哥们习气,高俅没有看错人选,这时的梁山集团已有全胜时期的一半规模,呼延灼将不过三四,兵不过万余,给梁山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差一点就把梁山集团赶出老巢 。后来高俅率十三万大军、上将近二十人攻打梁山,也没能像呼延灼般得势 。可见呼延灼在领兵上是一个帅才 。除了连环马,他个人的武艺也是很出众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