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笔记 流落凡尘举世难容的妙玉
妙玉以蹊跷的身份跻身”金陵十二钗正册”,排第六位,在钗、黛、元春、探春、湘云之后,居迎春、惜春之前,相对其身份而言,是比较靠前的,而全书对她却着墨不多,前八十回中对其身份来历的交待数笔带过,语焉不详,后四十回中对其结局的交待也不甚圆满,历来争议甚多,只能由判词和红楼曲去想象其结局 。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杭州灵隐寺冷泉亭的妙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有人答曰: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 。此解甚妙,看妙玉,我以为也应作如是观,而不必太执着 。曹翁写妙玉虽只寥寥数笔,却是胸中早有丘壑,且细致入微,纤毫毕露,故形象丰满,神韵十足,足供后人千般评说、万般感慨 。
有林之孝家的来回:“……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 。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 。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摸样儿又极好 。因听见长安#39;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 。
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 。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 。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 。所以他竟未回乡 。”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他来 。”林之孝家的回道:“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 。’”王夫人笑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 。”
第十八回中这段借林之孝家的交待妙玉的来历,颇有“真事隐去”的味道,妙玉的背景非常模糊,只知大略,而无法详细考察,这就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既可供有心人想象,也可供别有用心者臆想 。在第一回中,有这样一段妙语,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
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陶庵梦忆·张东谷好酒》中也有一句妙语讥讽这类字字落实之事:字字板实,一去千里,世上真不少点金成铁手也 。所以,只要知道秒玉出身高贵,品质高洁即可,其余细节,皆可用九方皋相马之法略去不计 。《红楼梦·世难容》仙曲誉妙玉为“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几近于屈子的“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
妙玉的身份与气质,都处在世俗的对立面,而偏偏又落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中,格格不入,遂成悲剧 。她身为尼姑,是方外之人;同时,她又自称“槛外人”、“畸人”,简直是自绝于人世 。第六十三回中,宝玉求教于岫烟时,岫烟对宝玉说了这样一段话,让宝玉和读者都有“醍醐灌顶”之悟:“怪道俗语说的‘闻名不如见面’,又怪不得妙玉竟下这帖子给你,又怪不得上年竟给你那些梅花 。既连他这样,少不得我告诉你原故 。他常说:‘古人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 。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 。
他若帖子上是自称‘畸人’的,你就还他个‘世人’ 。畸人者,他自称是畸零之人,你谦自己乃世中扰扰之人,他便喜了 。如今他自称‘槛外之人’,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了,故你如今只下‘槛内人’,便合了他的心了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妙玉是何等的狂傲孤高,“古人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这样的话,大有魏晋高士和晚明狂生的口气,如嵇康、李贽之辈,而嵇康抚一曲《广陵散》之后从容赴死,李贽也自尽于狱中 。就妙玉而言,一般人比较能够接受的,也应该是不堪受辱,自尽而完的结局 。
岫烟是妙玉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岫烟对妙玉的评价是“放诞诡僻”,而宝玉也是“行为偏僻性乖张”,所以,妙玉视宝玉为同道中人,青眼相加,待之格外不同,以至肯以自己“日常吃茶”的“绿玉斗”款待宝玉,她对宝玉,除知己之情外,也可能有丝丝情愫,这也属正常,毕竟他们是正青春年少,妙玉又长期与青灯古佛相伴,有这样朦胧的感情存在,更增额外的美感,但若一口咬定妙玉暗恋宝玉,则有几分煞风景了 。即便两人之间到了这样的地步,妙玉仍希望宝玉自称“槛内人”、“世人”,真是遗世而独立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揭秘妙玉结局 竟被贼人掳走侮辱后卖入青楼?
- 红楼梦中宝珠是谁?宝珠为什么做了秦可卿的义女
- 胡适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 西游记中唐僧和孙悟空第一次矛盾竟是因为她!
- 小说《西游记》中最美的女儿国国王 红颜似水
- 首次在《人民日报》上做公开检讨的省委
- 谁打出了响彻三百年的耳光 你不知道的红楼梦
- 红楼梦彩霞和彩云什么关系?彩云贾环怎样好上的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真迹的去向之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