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三杰之木户孝允简介 木户孝允怎么死的( 二 )
蛤御门之变
八月十八日政变在小五郎等人的不懈努力下依然名正言顺,但池田屋事件导致尊攘派群情激愤,尽管小五郎、周布政之助与高杉晋作皆反对,仍无法制止先发部队三百名藩士的上京,久坂玄瑞于山崎天王山、来岛又兵卫于嵯峨天龙寺、福原越后军则置军伏见,希望此举能够迫使朝廷平反长州藩主父子及长州派公卿的冤屈 。朝廷也为此作出回应,会谈已经进行到朝廷准备把京都守护职之职由会津藩改为长州藩,以后幕府对朝廷的一切将置之不管”,并无觉悟到要与会津藩、幕府成为敌对关系的孝明天皇和公卿们,因此轻易感到畏惧而反悔,依从幕府方面一举消灭长州军的意图,朝廷发出了要求长州军于期限内撤退的最后警告 。
长州军以武家名誉做赌注,无法未达成任何目的即垂丧逃亡般地返回本藩 。于是,长州先发部队在呈交建白书请求尚在濑户内海、由毛利定广率领的二千长州本军返回本藩后,赌上向天皇直诉和集体死谏的先发部队,冲向蛤御门,禁门战争此时爆发 。此时的小五郎计划说服因州藩加入长州阵营,在有栖川宫邸与因州的尊攘派实力者河田景兴展开了最后的谈判,因州藩任皇宫警卫,长州军即可直入皇居,但此时河田眼见大势已去,以时机尚早为由拒绝与长州同盟 。违反先前约定而被背叛的小五郎,在孝明天皇出皇居后的避难路途中等待直诉,失败后背向鹰司邸奋战脱困,自此之后,在几松和对马藩士大岛友之允的协助下,开始了真正的潜伏生活 。禁门之变后会津藩等幕府势力对长州人全面追缉捕杀,在理解到京都已无法继续潜伏后,出京都 。
长州征讨
幕府对成为朝敌而败北的长州进行了第一次长州征讨,这时长州正义派政权下台,由保守派掌权,这次征讨结果长州不战而败,家老、幕僚自裁或被处刑以承担责任 。长州保守派开始全面肃清正义派,但高杉晋作所率领的改革派军队揭竿而起,发动军事政变并取得胜利,改革派掌握政权 。得知小五郎潜伏在何处的大村益次郎与高杉晋作等人,将小五郎以长州正义派统帅者身分迎回长州 。担任长州政务座后,为实现高杉等人所期望的武备恭顺方针,而向军制改革与藩政改革的方向迈进 。
长州藩经由土佐的土楠左右卫门、中冈慎太郎、坂本龙马等人斡旋,秘密地和萨摩结为同盟 。同盟后,桂曾慎重地致信向龙马确认协谈内容无误,请其背书 。内容趣旨如下,庆应二年(1866年)1月22日京都结盟以来,桂以长州代表身分,和萨摩的小松带刀、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等人屡次展开会谈,使萨长同盟更趋坚定 。在同盟之下,长州以萨摩名义向英国购入武器、军舰 。
幕府以长州武备恭顺和大村益次郎等人的秘密贸易为借口,强行发动第二次长州征讨 。通过萨长同盟而秘密购入武器及船舰,并在大村益次郎之主导下实施近代军制改革的长州军,士气十分高昂 。当时正在长州的坂本龙马对此有强烈感受,甚至在给萨摩的信里写道“长州军是日本最强的” 。藩政府更印刷长防士民合议书36万册发给不分士农工商的领内各户,使领民一致团结起来 。大岛口、艺州口、石州口三地在极短时间内相继击败幕府军,剩下的小仓口,也因原本打算抗战到底的肥后军战意全失,而确立了长州的胜利,此结果使滨田藩(包含天领、石见银山)和小仓藩的大部分土地,于明治二年(1869年)版籍奉还之前,均纳入长州藩(倒幕派)的控制 。
明治维新政府
明治新政府建立,岩仓具视认为其有很高的政治识见,因而仅由其一人担任总裁局顾问,为所有政策的实质上最终决定责任者 。太政官制度改革之后,担任外国事务挂、参与、参议、文部卿等职务 。明治元年(1868年)以来,屡屡提出开明的建言,并持续率先做政策的实行 。五条御誓文、新闻媒体的发达推进、封建的风俗习惯之废止、版籍奉还、废藩置县、人材优先、四民平等、宪法制定、三权分立的确立、两院制的建立、教育充实、法治主义的确立等建言,使明治政府渐次实施 。再者,并于该际即提出将军人登用为阁僚之禁止、地方警察制度与裁判制度等极为现代化且开明的建言 。
关于明治元年(1868年)3月14日发布之五条御誓文,木户基于福冈孝悌之拟订版本,将第一条之“兴列侯之会议”改为“广兴会议”、“五条御誓文”—由明治天皇亲率文武百官向天地、人民宣誓的仪式,系基于木户的构想,木户说服了抵抗的守旧派,并使天皇更加认真对待维新 。
岩仓使节团与其影响
推荐阅读
- 揭秘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 安政大狱:明治维新前日本一场腥风血雨的斗争
- 为什么中国洋务运动输给了日本明治维新
-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 如果你是光绪皇帝会不会杀掉慈禧学习明治维新
- 访谈宗泽亚 明治维新为什么比洋务运动更成功?
- 蜀汉三杰是哪三个人?蜀汉三杰简介
- 汉初三杰指的是哪三个人?汉初三杰的结局是什么
- 明治维新的先驱高杉晋作简介 高杉晋作怎么死的
- 明治维新的“前三杰”“后三杰”分别指哪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