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离谱的皇后 嫁了人生完孩子再入宫( 二 )
叙了一会,不觉已是黄昏 。长公主起身告辞,看见窗外院子里,一对幼童依偎在鱼池边,唧唧哝哝,十分亲密的样子,她不禁脱口而出:“好一对佳儿佳媳!”
王美人一听,乘机说道:“阿娇堪配太子为妃,只恐我儿无福,不能得此佳妇 。”
这句话,王美人是故意说给长公主听的 。果然,长公主沉下了脸,冷笑着说:“废立乃是常事,焉知太子名位已定?她既不识抬举,我也顾不得许多了!”原来,不久前长公主曾向栗姬提亲,欲把陈娇许配给太子刘荣.但被栗姬婉言谢绝了 。
长公主提出,把阿矫许配给胶东王刘彻吧,看他俩青梅竹马多要好!
王美人一听正中下怀,一口答应下来,忙令刘彻拜见未来的丈母娘 。
长公主越看越喜爱,一把拉住跪在地上的刘彻,将他抱在膝上,抚摸着他的头,问:“儿愿娶媳妇吗?”
刘彻虽然才五岁,却十分聪明伶俐,他只是看着长公主嘻嘻笑着不说话 。
长公主故意指着一名宫女,问他是否合意,他摇摇头 。长公主又指向阿娇,问:“阿娇作儿妇可好?”
刘彻答道:“若得阿娇为妇,当筑黄金屋贮之!”
长公主一听,心花怒放,当下便同王美人议定了亲事 。
景帝起初不太同意这门婚事,认为刘彻年纪还小,况且阿娇还比刘彻大几岁 。但听到王美人告诉他刘彻“金屋藏娇”的许诺,不禁大笑起来,心想这小小的孩子就懂这些,怕是天定的缘分,就同意了 。
一天,窦太后在长乐宫举行家宴,为入朝觐见太后的梁王、她的小儿子刘武洗尘,景帝和长公主也陪坐在侧 。席间,太后问起册立皇后之事因何迟迟未决 。景帝答道:“拟立栗姬为后,不日即行册后大典 。”
长公主一听急了,连忙进谗道:“栗姬生性忌妒,独宠后宫,容不得皇帝召幸别的美人 。每与诸夫人会面后,往往以恶语相咒 。”
太后素来相信自己的女儿,便训诫景帝说:“若得此悍妇为后,恐又重演‘人彘’惨祸了!”
景帝听了也有些不快 。散席后,他踱到栗姬住的宫院,故意用话试探栗姬道:“朕千秋万岁之后,后宫诸位夫人若有生子者,你将如何对待?”
栗姬这几天正为长公主同王美人联姻一事不高兴 。她生性奇妒,当初拒绝长公主就是因为恨她经常把美人进献给景帝,不料王美人乘机捞了外快,她预感到自己已处于不利的地位,今见景帝问这话,她猜想一定有人在背后说了她什么,不由心下恼火,脸上露出怒色 。
景帝等了好久,见她拉长了脸不理不睬,心下十分气恼,咳了一声,拔脚就走 。随后景帝又似乎听见身后传来怨骂声,更加生气 。从此,他不再走进栗姬的宫院 。
长公主处心积虑要让王美人当上皇后,常常进宫在景帝面前说她母子的好话,无非是讲王美人如何谦虚有德,胶东王如何聪明仁孝 。加上后宫妃嫔宫人,大多受过王美人的好处,众口皆碑,使景帝越发相信王美人的贤德了 。
一年多过去了,册后之事仍然悬而未决 。忽然有一天,礼官上殿奏请,说是母以子贵,如今太子生母栗姬尚无位号,应立即册为皇后 。
景帝一听大怒,斥道:“如此大事,岂是你们这些人议论的?”他怀疑是栗姬指使礼官提出来的,竟不容分说,立即下诏将刘荣的太子废掉,贬为临江王 。太子的师傅、魏其侯窦婴等再三劝谏,说太子并无过失,废之不当 。景帝就是不听 。他一向刚愎自用,最讨厌别人对他提什么建议,更何况此时的他,已对栗姬怀有深深的恶感了 。他哪里会想到,这件事又是王美人搞的鬼 。
原来王美人蓄意争夺宝座,早有谋划在胸 。她见长公主进谗多次,景帝日渐怨怒栗姬,知道已到火候,于是又使出一计,派心腹太监去找礼官,嘱他向皇帝奏请立栗姬为后,以此激怒景帝 。果然一举成功 。
多时失宠的栗姬已经抑郁不欢,儿子突然被废,使她受到沉重打击,从此一病不起 。
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四月,景帝下了一道诏书册立王美人为皇后,胶东王刘彻为皇太子 。诏书一下,犹如一道催命符,立即要了栗姬的命 。
本来,立储与册后之事,景帝可能不会这么快就决定 。只因后来他的弟弟梁王觊觎储位,说动窦太后逼迫景帝立他为皇太弟,景帝便决心及早册立太子,以杜绝梁王的非分之念 。因此,梁王此举无意间为王美人夺取宝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除栗姬外,这场斗争的另一个牺牲者刘荣的遭遇更惨 。失母之痛未平息,他又被父皇勒令离开长安,孤苦一人来到封地江陵 。一年之后,他见王宫不够宽敞,想动工修建,因宫外没有空地,邻近只有一座文帝庙垣还宽敞,刘荣便在庙垣边上建造宫室,不料又有小人向景帝告发,说他侵占祖宗的庙地 。景帝不顾父子之情,将刘荣押回长安下狱治罪 。刘荣悲愤至极,便在狱中悬梁自尽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历史上被裸刑处死的三大美女 她们都国色天香
- 轶事:历史上有个皇帝养了私生子还不敢承认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汉朝时期的西域国 最小的国家只有27户194口人
- 小说《西游记》中最美的女儿国国王 红颜似水
- 中国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是谁?
- 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 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