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武侠名山 细数金庸笔下有哪几大名山( 三 )


小贴士:
门票:现在是210元/人(含车费70/人),除金顶(20元/人)、紫宵(15元/人)两个景点,可以游览山上山下所有景点 。景区旅游观光巴士,在进山门口游客中心发车,停靠沿途各个景点 。在各景点可以任意上下车 。游客到达琼台可以选择乘坐观光缆车或者徒步上山(路面比较险峻);乘坐观光缆车单程大约需要8分钟;上行为80元/人;下行70元/人;徒步上山大约需要120分钟左右 。
推荐玩法:浏览紫霄宫、琼台中观,参观道教法事,品道家斋饭、道医问诊、周易预测、道人习武、修练打坐、早晚坛、上香、叩拜、神像开光、武当道乐、抽签 。
第三站:修道崆峒山武侠世界里的崆峒山
天台天桥
崆峒山全国就有三个,分别在甘肃平凉、广东阳春、河南禹州 。但名气较大的是甘肃平凉崆峒山,一般意义上的崆峒山也是指这里 。中国的汉字总能给人带来无限的想象,比如“崆峒”二字,光看字面,就让人想起嶙嶙峋峋的山,有种说不出的诡异 。
许多人应该和我一样,知道“崆峒”应该来自金庸这位武侠大师 。在《倚天屠龙记》里崆峒派的七伤拳颇有名气,“一练七伤,七者皆伤,先伤己,后伤敌”的口诀很多人也熟记于心 。书中写到,明教金毛狮王谢逊为报家仇,从崆峒派盗出《七伤拳谱》,终于练成七伤拳 。此拳法出拳时声势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劲力,敌人抵挡不住这源源而来的劲力,便会深受内伤 。谢逊曾以此拳击毙少林神僧空见大师 。
崆峒山揽胜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 。西安至平凉或兰州到平凉都极为方便 。早就听说崆峒山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我们一行几人此次带着金庸的武侠梦走进这里,寻访崆峒足迹,阅览灵山奇峰 。
入秋的崆峒山,天气虽然稍显凉意,但秋天也给这里着上了不一样的色彩 。山峦层层叠叠,有的拔地而起,嶙峋怪异,有的端庄秀美,而遍布在山野上的草木叶色丰富,绿、黄、红、紫,五彩缤纷 。树林里的金黄落叶铺满着大地并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 。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整个景区面积约为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 。据说在这里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
早在秦汉时期,崆峒山开始有了人文景观 。现在的崆峒山上亭台楼阁,宝刹梵宫,庙宇殿堂,古塔鸣钟,遍布诸峰 。有的年代已经久远,而有的因为各种原因遭到了毁坏而在当今也被重新修建 。明、清时期,人们把山上名胜景观称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 。近年来,也先后新修了法轮寺、卧观平凉、观音堂、通天桥、飞升宫、王母宫、问道宫等景点三十五处 。历来所称的“九宫八台十二院”中四十二处建筑群也在现在可以完全可见,整个建筑群凝重典雅,但也气魄宏伟,在偶尔的角落处却都散发着历史的浓厚底蕴 。
为崆峒山的山峰与崆峒二字极为贴切 。到处都是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 。走在通天桥上遥看远处是层层叠叠绵延到远处的群山,两边是拔地而起的奇峰怪石,看着脚下却是万丈深渊,令人胆战心惊却也有着别样的兴奋 。桥上绑着的红色祈福丝绸迎风飘扬,头上的天湛蓝湛蓝,通天桥寺庙在就伫立在悬崖峭壁之上,那一刻我的心被大自然的美深深的感动,站在佛像前久久不能言语,心里有种想哭的冲动 。
也许只有在崆峒山你才能既能看到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的波澜壮阔,又能看到崆峒水库的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的秀美 。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 。
真实的崆峒武术
【金庸笔下武侠名山 细数金庸笔下有哪几大名山】在金庸笔下崆峒派虽是名门正派但名气却并不显著 。但实际上崆峒派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武术五大流派之一 。从现有的历史记载来看,崆峒派武术早于少林、峨嵋、武当等 。《庄子》、《尔雅》、《史记》中都有记载:“空同之人武” 。李白也曾写诗赞叹崆峒派“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荡” 。而关于黄帝问道崆峒山的传说,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 。记载称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因为广成子是比老子还要早的道家,崆峒山也被称为道家名山 。发源在这样的名山的崆峒派武功也自然的契合崆峒山的特点 。崆峒派武功吸纳了佛、道、儒三大宗教文化的精髓,传承了东方神秘文明的灵魂,诡秘神奇,又柔美绝伦,魅力四射 。金庸发明崆峒“七伤拳”的时候只是认为崆峒山是道教发源地之一,道教最讲究阴阳调和、五行平谐,所以会有“七伤”的忌讳 。如果他真的来到崆峒山看到这样的景色也许还会创造出其他的武功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