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清朝的士兵为什么不穿盔甲?

冷兵器时代盔甲对士兵来说 , 是极为重要的护身工具 。那么 , 为何清朝的士兵不着盔甲呢?
这揭露了古代部队的真正形象 。只有有钱、装备好的精兵才有盔甲 。
1、清军里是有装备盔甲的军队的 。但是大部分地方团练、绿营军都没有着甲 , 八旗有一部分铁甲或清朝棉甲(只是分类命名 , 并不纯粹是棉花) 。
2、因为火器的装备与使用 , 使得古代盔甲都没用了 。前期清朝的棉甲淋上水之后 , 还能防御早期的明朝火绳枪(仿制于日本铁炮 , 日本又从葡萄牙人那里学的) , 到了后期 , 抬枪出现以后 , 基本上也就没什么用了 , 加上装备盔甲 , 又很贵 , 所以 , 干脆不大量装备了 。
明朝武备志里总结选择盔甲对抗火器中提到了铁甲对抗铁炮(日本仿制的葡萄牙火绳枪)的情况:“铁甲易生金肃烂 , 必不可用矣 。倭夷土贼率用火铳神器 , 而甲有藤有角 , 皆可用 。但铅子俱能洞入 , 且体重难久 。”西方人也一样 , 他们曾经在火器时代发展完善了板甲 , 在文艺复兴末期甚至三十年战争时期都有一定规模的装备 , 但是很快他们就放弃给部队装备盔甲了 , 因为没用 , 火枪照样能穿透 。
3、作战条件问题 , 明朝武备志:(南方)天雨地湿 , 铁甲易生金肃烂 , 必不可用矣 。
4、钱的问题 , 古代的经费也是有限的 , 大量装备铁甲 , 那是明朝都不会干的事情 。其实西方国家也是一样的 , 铁甲时代 , 普通部队都仍是一副皮甲装备 , 原因就是钱不够 , 打仗在什么时候都是花钱的 。
所以 , 其实 , 也许火器时代清朝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 , 但是主要原因还是财政支出的问题 。其实历朝历代的古中国军队 , 也是不能统一装备铁甲的 , 都是有钱有粮的精兵部队才会全身闪亮亮 。
【附】铁甲装备是要钱的 , 古代各朝都在想办法替换省钱省事的装备
大唐:唐宣宗时 , 徐商守蒲州兵士千人“襞纸为铠 , 劲矢不能透” 。
南宋:泉州知州真德秀上枢密院奏折称:“所有本寨军器都稍足备 , 但水军所需者纸甲 。今本寨乃有铁甲百副 , 今当存留其半 , 而以五十副就本军换易纸甲 。”
明朝:茅元仪在《武备志》解释对倭寇作战为何穿戴纸甲:“(南方)天雨地湿 , 铁甲易生金肃烂 , 必不可用矣 。倭夷土贼率用火铳神器 , 而甲有藤有角 , 皆可用 。
【冷兵器时代清朝的士兵为什么不穿盔甲?】但铅子俱能洞入 , 且体重难久 。今择其利者 , 步兵性有辑甲 , 用辑布不等 。若纸绵俱薄 , 则箭亦可入 , 无论铅子 。今需厚一寸用绵密辑 , 可长至膝 。”没想到电视剧、小说都在骗你吧 , 其实当时很多部队没有穿闪亮亮的银色铁甲 , 穿的是纸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