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拍吧》:大导演陈思诚,终于不“装”了

热播的综艺《开拍吧》,把聚光灯打在了幕后的导演身上。
作为青年导演真人秀,《开拍吧》汇集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导演,还专门找来四位“绿灯会”成员,帮助他们完成作品打磨:
陈凯歌,刘震云,陈思诚,舒淇。

《开拍吧》:大导演陈思诚,终于不“装”了

文章插图

追完最近几期节目,小妹发现了一个颇有意思的事:相比于初出茅庐的新锐导演,四位担任“绿灯会”成员的身上的惊喜点更多。
比如这次综艺首秀的陈思诚,就给人带来不少“意外”。
陈思诚的性格,是最开始就让人感到意外的元素。
《开拍吧》的拍摄花絮,暴露了他略显“憨憨”的一面。
也许是一直从事幕后工作,面对镜头的陈思诚显得有点困惑,念叨着“我不知道什么表情”。

《开拍吧》:大导演陈思诚,终于不“装”了

文章插图

台前,他大多时间是在认真倾听,时不时会“乖巧鼓掌”。

《开拍吧》:大导演陈思诚,终于不“装”了

文章插图

但在必要时,他又会站出来,或是为青年导演“心理复健”,或是调节现场气氛。
胡国瀚登场时,他和舒淇都对这位年轻导演的项目产生了兴趣。
面对和舒淇之间突然出现的“竞争”,陈思诚一句话引发了全场笑声:
“别叹气,要不咱俩一人投一半?”
虽然提议因为不符合规则被主持人否决,但这句话却化解了当时一瞬的尴尬,也为节目增添了喜剧效果。

《开拍吧》:大导演陈思诚,终于不“装”了

文章插图

最让人意外的,是陈思诚看到许鞍华上场后,突然“疯狂打call”的“粉丝”举动。
为了成为许鞍华的投资人,他说自己最近学了按摩,可以做许导的“小助理”。确认投资金额时,又疯狂拍灯“拍出重影”。

《开拍吧》:大导演陈思诚,终于不“装”了

文章插图

在他的自述里,大家也了解到了他这么“疯狂”的原因——
陈思诚是许鞍华导演的忠实粉丝。
曾经在看许导的《天水围的日与夜》时,看到在房间里“哭得无以复加”。

《开拍吧》:大导演陈思诚,终于不“装”了

文章插图

在看《开拍吧》之前,很难把“陈思诚”和“哭包”画上等号,但看完后节目发现,在所有嘉宾中,除了舒淇之外,就属陈思诚哭得最多,看《刹车》哭、看《不说话的爱》再哭……感性到让人意外。
除去性格之外,我还发现:陈思诚穿衣风格逐渐“黑化”。
在节目里半永久的“黑色卫衣”造型,莫名有一种“极简”内味儿了。

《开拍吧》:大导演陈思诚,终于不“装”了

文章插图

大多数人眼中的陈思诚,是以“导演”和“演员”的身份出场的。
其实,在成为导演之前,他的少年时代,有不少令人意外的经历。
从小,他就是学校舞台上的台柱子。高一的时候,还担任了沈阳电视台“学生时代”的主持人,后来中戏以第一名的成绩入学,在大学期间,陈思诚开始自己作词作曲,参加歌唱比赛,取得了不少成绩,还签约了华纳唱片。
这首歌,正是陈思诚作词、作曲、演唱一手包办。
尽管后来,陈思诚成了导演、演员,但音乐作为他的“冷门技能”,还是时不时给人带来意外之喜。
“演员陈思诚”最先被人知晓的,从2006年《士兵突击》中的成才,到2009年《春风沉醉的夜晚》中的罗海涛。
陈思诚用演技,演活了一个又一个角色。

《开拍吧》:大导演陈思诚,终于不“装”了

文章插图

但他并未在“演员”之路停下。陈思诚从学生时代就喜欢看小说、写小说,等到了大学,他又是组织演出的积极分子——找灯光班的打灯光、化妆班的化妆、去道具室借道具排练、去服装室选服装……
相比演员单纯的台前工作,需要统筹能力的导演和创造力的编剧,似乎才是他“命中注定”的职业。
2012年,陈思诚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播出,他凭借该剧获得了MSN新锐导演奖。

《开拍吧》:大导演陈思诚,终于不“装”了

文章插图

付出过多少辛劳,只有陈思诚自己心里清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