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代衍圣公孔繁灏娶亲婚宴究竟吃什么?
孔繁灏简介:(1804年-1860年) , 字文渊 , 号伯海 。山东曲阜人 , 孔子七十四代嫡长孙 , 父为衍圣公孔庆镕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袭封衍圣公 。三十年(1851年) , 清文宗即位 , 孔繁灏进京庆贺 , 陛见七次 , 获赐御撰《朱子全书》、《渊鉴类函》、《历代通鉴辑览》等三十二种 , 及文宗亲题“德齐万载”匾额一幅 。同年 , 洪秀全起事 , 席卷华南 。孔繁灏积极捐输 , 支援清廷 。
咸丰三年(1854年) , 清文宗至太学行临雍大典 , 释奠先师孔子 , 孔繁灏率领颜、孟、曾等姓五经博士进京陪祀 。钦赐朝帽朝衣缎匹等 , 晋太子太保 , 赐给御制诗章 。同年 , 捻军兵临曲阜 , 孔繁灏亟令守卫百户 , 小心防范 , 加意巡查 。
十年(1860年)九月 , 捻军再入山东 , 曲阜县民广沅昌等人借机反抗孔府 , 所过之处 , 杀人越货 , 烧毁房屋柴粮 。与此同时 , 宋继鹏率领白莲教徒数万人于邹县东北起事 , 往来邹县、泗水、曲阜之间 。孔繁灏一面向山东巡抚、兖州总兵咨文 , 详细报告了白莲教叛乱情况 , 请官府尽快剿灭 , 一面派探子侦查消息 , 组织团勇自卫 。同年 , 孔繁灏去世 , 谥“端恪” , 年五十七岁 。兖州知府孙嘉致祭 。
《孔府档案》记载道光十五年(1835年)第七十四代衍圣公孔繁灏娶亲 , 宴庆活动前后持续了20余天 , 高潮时每次摆席都在140多桌 。那么 , 作为公爵的孔繁灏婚宴究竟吃些什么呢?
上等宴席
三大件:红烧海参、青蒸鸭子、红烧大鱼;八凉盘:熏鱼、盐卤鸡、松花、靠虾、瓜子、海蜇、花川、长生仁;八热盘:炒鱼、炒软鸡、炒玉兰片、烩口蘑、汤泡肚、炸胗干、鸡塔、山药;四饭菜:青鸡丝、红肉、烧肉饼、海米白菜;点心甜咸各一道 。大米干饭每桌全 。每桌合钱8500文 。
中等宴席
两大件:烧海参、鱼/鸭;两干果:瓜子、长生仁;六凉盘:炝鸡丝、鱼脯、烧虾、黄花川、松花、海蜇;六行件:炒软鸡、炸胗干、炒鱼、炒玉兰片、烩口蘑、山药;六押桌:红肉、鱼肚、鸡丝、肉饼、白肉、海米白菜 。大米干饭全 。每桌合钱6500文 。
下等宴席
四凉碟:鸡丝、五香肠子、鱼脯、拌莴苣;四小碗:炒鸡丁、炒鱼、炒胗干、山药;十大碗:红肉、海参、青鸡丝、白肉、瓦块鱼、鱼肚、肉饼冬菜、甜饭、八仙汤、海米白菜 。每桌合钱4000文 。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 , 孔家娶亲按照购买力粗略计算 , 上等宴席大约1500元/桌、中等宴席1200元/桌、下等宴席大约700元/桌 。按照高潮每次摆桌140桌计算 , 按照15天计算 , 孔家光酒席就花费了230万人民币 。
相关阅读:道光时期白银与制钱的兑换比例以及购买力
“道光初年 , 一两白银换钱一吊 , 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 。咸丰以来 , 银价猛涨 , 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 , 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 , 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 , 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 , 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 。
据查资料:“上白米(石)九钱五分 , 中白米(石)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 下白米(石)八钱三分 , 白面(斤)九文 , 银每两换钱一千文”
【第七十四代衍圣公孔繁灏娶亲婚宴究竟吃什么?】另记:“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 , 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 , 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 , 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 , 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 , 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2元
根据上面的推算 , 再考虑到: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 , 应当着重参考;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 , 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 , 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凑整数 , 便于换算 , 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 , 笔者建议 , 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 , 采用以下换算系统 , 即方便又有感觉:
推荐阅读
- 朱元璋一直信奉孔子 为何要羞辱宋濂和“衍圣公”
- 隋唐四代皇帝为何都要发动对高句丽的征服战争
- 高柔熬死了曹魏四代人 曹操不杀他酿成千古遗憾
- 孔子为什么休妻?孔夫子家四代皆“休妻”之谜
- 她是隋朝宗室女 竟然忍辱侍奉四代突厥君主
- 野史趣闻 南宋四代皇帝竟然都搞不定李凤娘
- 孔子为什么休妻?孔子家四代皆休妻的原因是什么?
- 朱元璋为何要羞辱代表天下读书人的“衍圣公”?
- 皇室女义成公主 被迫嫁给四代可汗的悲惨命运
- 奇闻异事 探秘一个被雷电追杀了四代的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