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出行带什么样的“包” 那个包有什么作用

尽管春节长假已经结束,但人们带着各种大包小包出行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在中国古代,衣服大多没有口袋,古人出行时“包”更是不可或缺 。在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已可以找到“包”字 。汉代出现的一种叫“绶囊”的“包”,使人们带什么“包”还成为身份的象征 。唐代的高级包有“紫荷”、“金鱼袋”等,而古代女性最钟情的“包”则是“香囊”……
先秦时期的“包”为何叫“佩囊”?
《诗经·大雅》曰:“廼裹餱粮,于橐于囊”
“包”最早并不叫“包”,而是叫“佩囊” 。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像钥匙、印章、凭证、手巾一类必须随身带的东西,大都放在这种囊内 。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故谓之“佩囊” 。从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人们已有带包的习惯,即所谓“佩囊之俗” 。《诗经·大雅》中的《公刘》一诗写道:“廼裹餱粮,于橐(tuó)于囊 。”大概意思是,带着干粮准备远游,大包小包都装得满满的 。
古代的包也有大小之别,汉代学者毛亨称“小曰橐,大曰囊”;制作材料也不一样,有皮包和布包之分,春秋时期用动物皮革制成的包称为“鞶(pán)囊” 。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群M7墓中曾出土了三只先秦时代的包,均是用纤细的皮条缝制而成 。一只较大,是方形皮袋,羊皮质地,上面还有一根拴系用的皮带,形似箭袋;另两只是形状相同的小皮袋,小口大腹,外饰红色 。
古人的“佩囊之俗”推测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 。佩囊实用方便,从先秦用到了明清,虽然名称和款式多有变化,但人们都少不了佩囊 。因为佩囊里面贮放的多是必用或值钱的东西,也会被小偷盯上 。南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成都恶事”条记述了这么一件事,一人在酒店捡到了钥匙状的东西,不知是何物,就暂时装到自己的包里 。后来被三四个小偷拦住,才知道“此物探囊胠笈之具” 。原来,那钥匙状的东西是小偷行窃的专用工具 。由此可知,一是当时人们外出有带包的习惯;二是南宋时已有撬箱划包的专业小偷 。
汉代最显示身份的“包”为何称“虎头鞶囊”?
《宋书》:“汉代着鞶囊者,侧在腰间”
汉朝时,佩囊被称为“縢囊” 。縢囊是一种小包 。据《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当年董卓作乱迁都时,东汉国家图书馆里所收藏的那些丝帛书籍,大的被连缀成帷帐车盖,小的就被做成了佩囊 。为藏书被损毁实乃可惜,此即所谓“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縢囊” 。
汉代出现了一种叫“绶囊”的方形包,皇帝常常用之赏赐臣僚,有绶囊的人自然是有官爵之人,所以,“包”成了身份象征 。绶囊也叫“旁囊”,主要用于盛放印信一类的东西 。《宋书·礼志五》称:“鞶,古制也 。汉代着鞶囊者,侧在腰间 。或谓之傍囊,或谓之绶囊 。然则以此囊盛绶也 。或盛或散,各有其时乎 。”
因为“包”已与身份联系了起来,所以在图案、色彩上都有规定和讲究 。绶囊最常用的图案是兽头,故称“兽头鞶囊” 。兽头中又以虎头使用为多,因此又有“虎头鞶囊”之称 。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与窦宪笺》中称:“固于张掖县受赐虎头绣鞶囊一双,又遗身所服袜三具,错镂铁一 。”《东观汉记》也有类似说法:“邓遵破诸羌,诏赐遵金刚鲜卑绲带一具,虎头鞶囊一 。”
除兽头之外,有些朝代的包还用兽爪图案 。据《隋书·礼仪志》,北朝的包即为这种兽爪包:“鞶囊,二品以上金缕,三品金银缕,四品银缕,五品、六品彩缕,七、八、九品彩缕,兽爪鞶囊 。官无印绶者,并不合佩鞶囊及爪 。”
唐代最上档次的“包”为何称“金鱼袋”?
《新唐书》:“随身鱼符者,以明贵贱”
与绶囊同样能显示身份的包还有“笏囊”,也称“笏袋” 。“笏”即笏板,是官场用的简易手写板 。大臣上朝时用来记录“最高指示”和自己要上奏的话 。盛放笏板的包便是笏囊 。
与绶囊多用青色不同,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 。紫荷也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宋书·礼志五》记载:“朝服肩上有紫生袷囊,缀之朝服外,俗呼曰紫荷 。”
唐代时,最能显示身份的包是“鱼袋” 。绶囊是装印信的,而鱼袋则是盛放符契这类“身份证”的 。唐朝时,官员的身份证明制成鲤鱼形,故名鱼符 。凡五品以上官吏穿章服时必须佩戴鱼符;中央和地方互动,也以鱼符为凭信 。
凡有鱼符者俱给鱼袋,使用时系佩于腰间,内盛鱼符 。鱼符有金、银、铜等质地,以区别地位;鱼袋也通过金、银装饰来分辨高低 。据《新唐书·舆服志》:“随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皆盛以鱼袋,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