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观之乱 夏启的五子争权
武观是谁?武观 , 一作五观 。夏王启的第五子 。夏启十五年 , 武观叛乱 。那么 , 为什么会出现武观之乱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夏朝启十五年间的武观之乱吧 。
武观简介
【武观之乱 夏启的五子争权】武观 , 他本是大夏王朝的皇子 , 夏启的第五子 , 本名武观 , 其惊为天人的隽秀容貌与尊贵严苛的皇室教育令其气质非凡 , 儒雅而沉静 。少时的鲜衣怒马造就了他的自信与自负 , 但尊显的身份也成为其悲剧的引子 。
《墨子·非乐上》引《武观》曰:“启子淫溢康乐 , 野于饮食 。将将 , 磬以方 。湛浊于酒 , 渝食于野 。万舞翼翼 , 章闻于天 , 天用弗式 。”
为什么会发生武观之乱?
武观之乱的发生是人们对财富和权力的追逐 , 终于打破了氏族制度下自然发生的共同体权力 , 国家出现了 , 但对财富和权力的追逐不仅没有结束 , 而且愈演愈烈 。姒启用暴力手段结束“禅让制”后 , 他的儿子们又发生了争夺继承权的骨肉相残 , 这就是武观之乱 。
在周代文献中 , 曾将“夏有观、扈”和“虞有三苗”并论 , 其中的扈是有扈氏 , 观则为武观 , 或作五观 。还将他与尧子丹朱、舜子商均、汤子太甲、文王之子管蔡相比 , 说“是五王者皆有元德也 , 而有奸子……” , 可证姒武观是姒启之“奸子” 。关于武观之乱的经过留下的记载很少 , 仅见今本《竹书纪年》中有:“(启)十一年 , 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 。十五年 , 武观以西河叛 , 彭伯寿师师征西河 , 武观来归 。”
时代更早的《逸周书·尝麦》篇也记述了对这次叛乱的征讨:“其在启之五子 , 忘伯禹之命 , 假国无正 , 用胥兴作乱 , 遂凶厥国 。皇天哀禹 , 赐以彭寿 , 卑正夏略 。”文中的“五子”当为“五观”之误 。
据今本《竹书纪年》启在位十六年 。约略可知在姒启的晚年已发生了诸子争立的动乱 , 季子武观因此被放逐西河 。后来 , 当继任问题进一步提到日程上时 , 姒武观发动叛乱 , 效法姒启用暴力夺取继承权 , 这场权力之争几乎瓦解了夏王朝的统治 , 幸而有彭伯寿率师出征西河 , 才平定姒武观的叛乱 。
关于西河之地望历来说法不一 , 较多说法是在河水之东的晋南或河水之西的陕西韩城一带 , 还有河南安阳附近的内黄说等 。以在晋南河汾之间的可能性最大 , 关于夏文化的考古发现、研究成果也为晋南说提供较多的证明 。
武观叛乱影响很大 , 开王子争斗历史之先河 。
推荐阅读
- 夏启继位 夏启是如何夺得天下的?
- 永嘉之乱后经过了多少年隋朝才统一天下?
- 西晋初年的八王之乱 给后来的五胡乱华提供契机
- 安史之乱为何能让正当盛世的大唐几乎亡国?
- 狗血叛乱史 揭安史之乱的两大奇葩
- 安禄山叛乱 安史之乱
- 唐德宗时期的“二帝四王之乱”是怎么回事?
- 平定七国之乱的西汉名将周亚夫 周亚夫怎么死的
- “凑热闹说三国”之乱世义侠太史慈
- 安史之乱简介 安史之乱是哪个皇帝在位发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