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文字 中国清代满文的出现及演变
我国清朝时期重要的的文件都是由满、蒙、汉、藏、回五种文字书写的,这与清朝时期的民族政策有关,满、蒙通婚是清王朝历来的规矩,而藏、回地处边陲,最重要的是起到了稳定的作用 。
在民间,老百性依然沿袭了明朝时期的日常生活方式,除了衣着、头发外,其他好象也没什么特别的 。科举考试制度,清朝完全沿用了明朝的八股取士制,清朝时期,历代皇帝,都很推崇孔孟儒学,提倡八旗子弟说汉话,学汉学,以至于到了清朝晚期能说一口满语的八旗子弟很难找到了 。
【清朝时期的文字 中国清代满文的出现及演变】中国满族使用过的一种拼音文字 。159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和噶盖二人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满文 。俗称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 。字母数目和形体与蒙古文字母大致相同 。使用了30余年 。1632年清太宗皇太极令达海(1594~1632)对这种文字加以改进 。达海利用在字母旁加圈加点、改变某些字母的形体、增加新字母等方法,表达原来不能区分的语音,规范了词形,并改进了拼写方法,创制了专门拼写外来音的字母 。改进后的满文有了比较完善的字母体系和拼写法,具有区别于蒙古文字母的明显特征 。俗称有圈点满文 。另外还有一种满文篆字,是参照汉文篆书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创制的 。共有32种字体,依笔画的特征命名,如缨络篆、龙书等 。
满文自左而右直写,有6个元音字母,24个辅音字母,10个专门拼写外来音的字母 。基本笔画有:字头、字牙、字圈、字点、字尾两种不同方向的撇和连接字母的竖线等 。标明句读的符号有∨和? 。前者相当于逗号,后者相当于句号 。字母出现在不同位置上,字形往往不同 。有单用(即不和其他字母相拼)、词首、词中音节首、词中音节末、词末等几种字形 。满文在清代作为“国书”在文牍中与汉文并用 。辛亥革命后,满文基本上不再使用 。满文保留至今最早的文献有《满文老档》等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 。
也有人认为满语是从满-通古斯语族分离出来而成为阿尔泰语系中独立的分支 。约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逐渐缩小使用范围,现在中国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和富裕县还有人能用满语进行口头交际 。通常认为满语有北满方言和南满方言,后者是满族文学语言的方言基础 。满语有6个元音,有19个辅音,满语既有粘着语的特点,又大量使用虚词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 。名词没有领属形式,动词没有人称形式 。主从复句比较发达 。词汇反映了满族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特点 。由于满族大量吸收汉族文化,因此在词汇里有不少仿造汉语模式构成的词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