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民间故事 望洋兴叹

【黄河的民间故事 望洋兴叹】从前 , 有一个小伙子叫黄河 , 长得一表人才 , 骑得烈马 , 拉得硬弓 , 百步穿杨 。每天早晨 , 黄河就骑马出去打猎了 。每次他都经
过一家员外的花园 。这天打猎回来 , 他又经过那花园 , 看见墙头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正笑眯眯地望着他 。姑娘一甩手扔下了一只手镯就躲到墙后去了 。黄河跳下马 , 拾起手镯 , 以为刚才碰到的是仙女 。从此 , 每次经过那个花园他总要抬头张望 。可是 , 墙头上除了花枝 , 再也见不到那个姑娘 。半个月后的一天 , 黄河打猎回来晚了 。快到花园那里 , 忽然道边闪出一个人来 。黄河一看正是那个姑娘 , 高兴得不得了 。姑娘说自己是背着父亲跑来和他相见的 。两人谈了好久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第二天到了约会的时间 , 那姑娘没来 。一连十多天 , 黄河再也没见到那姑娘 。一打听 , 原来是那员外知道了此事 , 把他女儿关了起来 。黄河听说后发誓:“就是天翻地覆 , 也要把姑娘救出来 。”那员外怕得罪黄河 , 便出了个难题 , 让人们在门前搭起架子 , 上面吊一个铜钱 , 并四处张贴告示:谁能在一百步之外把箭射进铜钱眼里 , 就把女儿嫁给他 。消息传出 , 应示人纷纷而来 。但谁也没能把箭射进钱眼里 。黄河走了出来 , 挽弓射箭 , 不左不右正射在铜钱眼里 。员外又要求黄河的第二支箭必须将前一支箭顶出 , 黄河也办到了 。员外再出难题 , 要黄河百步之外不但射下铜钱 , 还要将钱接住 , 不许铜钱落地 。这时 , 连看热闹的人都知道员外在存心耍赖 。黄河怒火烧心 , “飕”的一箭向员外飞去 。员外年轻是练过武 , 头一偏躲过那箭 , 并喊手下人去把黄河抓起来是怕员外来抓他 , 黄河逃脱 。他决心在深山老林中苦练武艺 , 再去救姑娘 。过了一年 , 黄河练好剑法 , 动身去救那姑娘 。中午肚子饿了 , 一箭射下个大鸟 。大鸟告诉黄河 , 员外逼着他女儿跟财主成亲 , 那姑娘气得跳楼了 。临跳时 , 她大叫着:“黄河!黄河!黄河啊……”黄河听了 , 心像大山崩裂 , 他“噗”的一下坐在地上 , 泪珠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 。大鸟吓得飞到天空 , 往下一看 , 黄河的眼泪流成了河水 , 汪洋一片 , 滚滚向东流去 , 黄河成了“黄河”啦!黄河的水 , 总是浪滚翻天 。人们说 , 那是黄河心里忿恨 , 老想靠近那个村庄去救那个姑娘 。
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 , 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 。龙门之南 , 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 。黄河之水从狭窄的龙门口突然进入宽阔的河床之中 , 河性发生很大变化 。龙门的形成 , 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 , 相互靠拢 , 形成一个只有100米宽的狭窄的口门 , 好像巨钳 , 束缚着河水 , 形成湍急的水流 。每当洪水季节 , 由于峡口中的水位壅高 , 而出了峡谷后 , 河谷突然变宽 , 水位则骤然下降 , 于是在龙门形成明显的水位差 , 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 。沿袭相传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 就是指跳跃此处的跌水 。该故事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 , 纷纷跳跃这道通向成龙道路上的门关 , 能跃过去者 , 便能成龙 。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小鲤鱼 , 最终才能成龙 。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搏 , 奋斗不息 。古代人们对龙门峡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 , 感到不可思议 , 便想象为大禹所凿开的一条峡口 , 因而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