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辽威震逍遥津的历史真相

合肥,北通淮河,南达长江,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汉代时其就已是江淮水路的枢纽、南北货物的集散中心 。时至三国,特别是赤壁之战后,随着主要战场南移,合肥的战略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成为了曹操集团的军事屏藩、东方的战略据点,曹操四次亲…合肥,北通淮河,南达长江,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汉代时其就已是江淮水路的枢纽、南北货物的集散中心 。时至三国,特别是赤壁之战后,随着主要战场南移,合肥的战略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成为了曹操集团的军事屏藩、东方的战略据点,曹操四次亲自征伐孙权,均是由合肥越巢湖进兵的 。肥水发源于合肥西北将军岭,西北流入淮河;施水也发源于合肥西北,向南流经将军岭东,折向东南,经合肥城,至施口入巢湖,夏日暴雨时河水暴溢,肥水施水合为一体,故称合肥 。正因为如此,合肥之地可谓是攻守兼备的要塞 。该地地处淮南重地,既利屯田戍边,又扼孙吴北取徐扬之路,是孙吴北上争夺中原的必争之地;同时,其又南控巢湖,巢湖东端有条濡须水(今运漕河),自巢县东南行,流至芜湖北方入长江,遥望建业,能够对东吴构成威胁 。为了遏制曹军的南下势头,孙权在濡须水险处夹水立坞,作为东吴的北门锁钥,以防曹军水师南下入江,这就是东吴江北要塞濡须口的由来 。
在刘备得到益州后,孙权还不敢公然与刘备决裂,就派人去讨还南郡,南郡是荆南四郡与巴蜀诸郡相互联系的唯一通道,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刘备那肯归还,双方关系陡然紧张起来 。刘备军主力一度进至公安,孙权也亲往荆州督阵,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曹操见南方两强产生了裂隙,决定暂时不加干涉,并借机进攻汉中的张鲁势力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军平定了汉中全境,对益州构成了巨大威胁 。刘备惧怕曹操势力进入益州,遂与孙权进行和谈,约定长沙、江夏、桂阳三郡归孙权,南郡、零凌、武陵三郡属刘备 。孙、刘联盟再次形成,作为回报,孙权亲自率十万大军围攻合肥,策应刘备,以减轻蜀中压力,同时为自己争取日后进军中原的基地,“合肥之战”就此打响 。
建安二十年(215年)冬,东吴孙权率领十万大军进围合肥,合肥当时仅有七千守军 。张辽等守将正在商议御敌之策,突然想起了曹操往征张鲁时让护军薛悌带来的一封书信,于是共同拆信视曹操所教,信中言道:“若孙权军来到,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不得与战 。”诸将皆为此感到疑惑 。此时张辽便说:“曹公远征在外,待其救兵来时,敌军必定已攻破我们了 。所以曹公教我等众将,待敌军未合便逆(迎)而击之,摧折敌军锋锐,以安众人之心,然后方可坚守 。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须疑惑?”李典素与张辽不和,但此时听到张辽这番推心置腹的话语,也颇为感动:“此为国家大事,就看你的计谋定得如何而已,我岂能因私下的恩怨而忽略公事呢?”
于是,张辽在夜间募集敢于逆击敌锐之士,共得八百人,遂开剥牛支让将士饱食,准备明日大战 。天尚未亮,张辽被甲持戟,独自先登直陷敌阵,立杀数十人,斩其二将,并于阵中大呼己名,然后突击冲入重垒,直至孙权麾旗之下 。孙权见状大惊,其众手足无措,不知所为,只得走登于高丘之上,仅以长戟自守而已 。张辽见敌军退避,便叱喝孙权,邀其下来对战,孙权心中恐惧而不敢动 。后来,吴军发现张辽所领之兵原来甚少,便忽然聚众军数重围困张辽 。张辽于吴阵左右突围,直前急击,其围不禁冲撞而开,张辽将领麾下数十人得以脱出 。但阵中尚有馀众未出,皆号呼张辽道:“将军舍弃我们了吗!”张辽复又还入重围,救出被困馀众 。孙权人马皆望风披靡,无人敢抵挡张辽 。朝辰战至日中,吴军锐气为张辽所夺,曹军此时还城修业进行守备,众心方才安然下来,诸将对张辽所为均表叹服 。孙权围攻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只得还军退师 。张辽率诸军乘势追击,差点可以再有擒获孙权的机会 。曹操得知,张辽、乐进、李典这次以七千人大败孙吴十万军,曹操大为叹赏,封张辽为征东将军 。李典增加采邑三百户 。乐进并前功增邑五百,共一千两百户,分出五百户封一个儿子为侯爵,乐进升至右将军 。这就是《三国演义》,“张辽威震逍遥津”一回的故事原型 。
逍遥津一战,张辽将军大义凛然的雄姿着实让人感动,飞刀儿时初读三国,就为张将军的气概所折服,一个毫无背景,仅靠着一身武艺和满腔热血打天下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和佩服吗?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与传统故事中截然不同的曹操,他知人善任、赏罚分明,不愧为一代英杰 。晋代史学家孙盛在评价这一战役时,对曹操的用人水平也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夫兵固诡道,奇正相资,若乃命将出征,推毂委权,或赖率然之形,或凭掎角之势,群帅不和,则弃师之道也 。至於合肥之守,县弱无援,专任勇者则好战生患,专任怯者则惧心难保 。且彼众我寡,必怀贪墯;以致命之兵,击贪墯之卒,其势必胜;胜而后守,守则必固 。是以魏武推选方员,参以同异,为之密教,节宣其用;事至而应,若合符契,妙矣夫!”可见,“曹操用人、唯才是举”的谚语决不仅是个笑谈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