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会放弃曹操孙权而选择了刘备?
诸葛亮为什么放弃曹操、孙权,而选择了刘备?
引子:诸葛亮选择刘备的原因,央视百家讲坛名嘴易中天的看法是:诸葛亮到了这个老板那里,一要见用,就是被他用,第二要重用,第三最好专用 。似乎诸葛亮为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而选择刘备,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在《刘备不是传说》一书中,作者剑眉枉凝却指出:诸葛亮选择刘备,是他的为人品质和政治理念所决定的 。
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但他与荆州上层人物的关系非常亲密 。他的岳父黄承彦是刘表的连襟,蔡瑁的妹夫 。刘表的原配妇人逝世以后,迎娶了荆州豪族蔡讽的小女儿 。而蔡讽的大女儿,正是黄承彦的老婆 。
此外,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荆州名士庞德公的儿子 。庞德公对当时的显学——评论人才,也是很有研究 。人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正是庞德公做出的人才鉴定 。
诸葛亮有了与刘表和荆州名士的这一层关系,再加上大哥诸葛瑾已经在孙权那里做官而且很受信任,他要想在荆州或者东吴出仕当干部,那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
但他选择了继续蛰伏隆中,过着耕读生活,静观天下之变 。这说明刘表和孙权,都不是他想要的老板 。
剩下可供选择的老板,就只有曹操和刘备了 。
地球人都知道,诸葛亮最终选择了寄人篱下几乎一无所有的刘备,放弃了已经基本统一北方威震天下的曹操 。
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
一千八百多年来,无数的人对这件事有无数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第一,诸葛亮的为人 。诸葛亮之所以深受历代知识分子的推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理想的儒家士子,是榜样,是标尺 。这个榜样和标尺,主要是指高风亮节,功业卓著 。在诸葛亮这样的楷模身上,古人提出的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都有值得称道之处 。以位列第一的立德来说,儒家的忠孝仁义,就是他们毕生践行的标准 。作为一个有眼光、有头脑的知识分子,诸葛亮当然看得出曹操把持的中央政府已经不是大汉的政府,要想践行忠义,自然不能投靠曹操为虎作伥
第二,诸葛亮的理念 。诸葛亮一生推行的治国理念是内儒外法,实行儒家的仁政,而曹操实行的却是霸道,强权政治 。这一点,诸葛亮非常清楚,要知道诸葛亮随叔父离开家乡漂泊异乡,与曹操屠徐州有很大的关系 。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个分歧太大的人走到一齐注定不会长久 。除非一方只领薪水不干实事,但这明显不是诸葛亮想要的结果,他不仅要做事,而且要做大事 。
一个人做什么决定,最根本的因素是内因,在于其为人,在于其理念 。可以说,以上两点是诸葛亮不选择曹操的最根本的因素 。
第三,刘备的魅力 。在我国古代社会,道德高于一切,君主的道德品质尤其重要 。有一个贤德的君主作为领袖,则上行下效,就能使官风廉正,官风正则民风厚,最终实现和谐社会 。而在道德方面,刘备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有着皇族身份的刘备,参与了诛杀曹操的密谋,这是对大汉朝廷难得的忠诚 。这在感情上就与深受忠孝思想影响的诸葛亮等人拉近了一层 。此外,刘备在平原、徐州任上实行仁政,仁义之名远播,这对于崇尚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同样推崇仁政的诸葛亮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 。再者,刘备礼贤下士,被称为天下英雄,在当时名头不小,这一点诸葛亮也必然会有所考虑 。
第四,刘备的空间 。虽然刘备声望很高,但此时除了手下有一批雷打不散的人以外,没有多少实力,可以说刘备还处在困境当中 。诸葛亮如果能辅佐刘备脱离困境,站稳脚跟,发展壮大,乃至克竟全功一统天下,这个过程中间大有可为 。同时,刘备手下有一流武将,却没有一流的治世能臣,可以说留给诸葛亮大展身手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
选择追随刘备,既符合诸葛亮的政治理念推行儒家仁政,又有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的空间 。因此,诸葛亮自然更加倾向于刘备 。
有一种说法认为,诸葛亮选择刘备主要是看上了发展空间 。依据是赤壁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张昭挽留他跳槽到孙权手下打工,他推辞了,给出的理由是:“孙权是个很不错的老板,不过不能充分发挥我的才能,所以我还是不跳槽了 。”(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这个依据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约几个朋友在酒局饭桌上随便侃侃就行了,拿出来忽悠人,就有点不负责任了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红楼梦中宝珠是谁?宝珠为什么做了秦可卿的义女
-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 秦桧为什么要陷害岳飞?
- 揭秘汉成帝刘骜为什么死在赵合德床上?
- 夏桀是个什么样的人?夏桀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
- 8500年前贾湖人类或已会养蚕织绸缎华服
-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背后的战略误判
- 唐朝为何会制造出许多民间才女?唐朝才女何其多
- 调皮小鬼现象 世上是真的会出现妖精吗?
- 揭秘为什么民间拜关公不拜张飞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