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二 )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在群雄逐鹿的时代,谁拥有先进文化,谁就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就南北朝时期而言,虽然当时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但最先进的文化当属中原文化,即儒学文化,而洛阳作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王朝的国都,则是儒学文化的中心 。相对而言,北魏当时固然用武力统一了北方,但整体文化内涵还属于游牧文化,“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要巩固政权乃至进取江南,统一全国,当务之急就是从文化内涵上进行自我提升,而迁都洛阳,接受儒学文化的熏陶改造,则是再适宜不过的聪明睿智之举 。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在繁荣儒学文化,提升自我素养上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根据史籍记载,不妨略作述录:
其一,弘扬儒学文化 。《魏书·儒林传》载:“及迁都洛邑,诏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 。高祖钦明稽古,笃好坟典,坐舆据鞍,不忘讲道,刘芳、李彪诸人以经书进,崔光、邢峦之徒以文史达,其余涉猎典章,关历词翰,莫不縻以好爵,动贻赏眷 。于是斯文郁然,比隆周汉 。时天下承平,学业大盛 。故燕齐赵魏之间,横经著录,不可胜数 。大者千余人,小者犹数百 。州举茂异,郡贡孝廉,对扬王庭,每年逾众 。”由此可见,孝文帝对崇尚弘扬儒学是何等重视 。
其二,改姓氏 。太和二十年(496年)正月,孝文帝诏令鲜卑族的118个姓氏全部改为汉姓,如达奚氏改姓奚,独孤氏改姓刘,贺楼氏改姓楼,勿忸氏改姓于,丘穆陵氏改姓穆,步六孤氏改姓陆,等等 。自己则改姓元,寓意万物之始,最为尊贵 。
其三,改服饰 。鲜卑人原先穿传统胡服,短衣紧裤,便于骑射,孝文帝下令一律穿汉族服饰,衣冠楚楚,颇为壮观 。《资治通鉴·一四一卷》记载了两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第一件是:朝廷官员中,唯有宗族新兴公元丕迟迟不穿汉服,“及朝臣皆变衣冠,朱衣满座,而丕独胡服于其间,晚乃稍加冠带,而不能修饰容仪,帝亦不强也 。”第二件是:孝文帝外出巡视返回洛阳时,在大街上看到有一个妇女还穿着胡服,于是谓留守京师的任城王元澄曰:“朕离京以来,旧俗少变不?”对曰:“圣化日新 。”帝曰:“朕入城,见车上妇人犹戴帽,著小袄,何谓日新!”对曰:“著者少,不著者多 。”帝曰:“任城,此何言也!必欲使满城尽著邪?”澄与留守官皆免冠谢 。这两件事一方面说明孝文帝改易服饰的决心大,一方面说明效果非常好 。
其四,改说汉语 。为了消除语言上的民族隔阂,孝文帝又决定把汉语定为国语,诏令鲜卑人一律说汉语 。《资治通鉴·一四零卷》亦有明确记载: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 。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改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各宜深戒!”继而又下诏:“不得为北俗之语于朝廷,违者免所居官 。”这些记载又说明,孝文帝是从朝廷官员开始实行语言改革的,以便上行下效,普及全国 。
其五,规定死葬洛阳 。孝文帝诏令“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他的侄子广川王元谐在洛阳病死,而其妻早亡于平城,于是亲族建议把元谐灵柩运回平城与其妻合葬 。孝文帝不准,并规定:迁到洛阳的所有人,死后应埋葬在洛阳北的邙岭上,不得运回平城 。从此,在洛阳的鲜卑族人,“生为洛阳人,死后葬邙岭”,成为定例 。
其六,实行联姻政策 。孝文帝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族为妻,把汉族富绅卢敏、崔宗伯、郑羲、王琼的女儿纳为后妃,还给他的弟弟们各娶了汉族女子为妻 。在他的带动下,鲜卑贵族们也都纷纷和汉族大族结成了姻亲 。这种联姻政策,不但从政治上、文化上,而且从血缘上,与汉族结合成了一个整体 。
这一系列具体政策举措,已经把鲜卑族完全汉族化了;文化上的认同,也已经把北魏政权提升为君临天下的真正王者 。因此可以说,这种从弘扬繁荣中原文化即儒学文化入手,进而征服人心,王霸天下的策略,真是“治国平天下”的最好诠释 。
三、北魏迁都洛阳,是促进民族大融合,实现民族大团结的琴瑟和谐之举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历史一再证明,各民族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国家才能长期稳定,繁荣发展;而歧视、敌对、仇杀,则只会给人民带来灾难,把国家推向深渊 。正所谓:“和则互利双赢,斗则两败俱伤” 。
推荐阅读
- 孝文帝迁都的时间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
- 北魏孝文帝轶事 宽恕厨师的过错赢得了忠心
-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和冯小姐 有哪些爱情故事
- 北魏孝文帝元宏简介 孝文帝为什么会爱上幽皇后
-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迁都?历史上为何都喜欢迁都
- 北魏名将杨大眼有几个儿子 杨大眼的儿子是谁
- 血腥的北魏王朝:14位皇帝竟有11位死于非命
- 拓跋焘有几个儿子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儿子都是谁
- 北魏孝文帝之女 兰陵公主毁誉参半的人生
- 北魏元勰的墓在哪里 北魏元勰的墓志铭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