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他是诸葛亮唯一的学生:悲剧天才姜维

【三国时期他是诸葛亮唯一的学生:悲剧天才姜维】三国后期蜀国的将领姜维是一个在历史里并不甚被关注的人物 。
一方面 , 三国里名将太多 , 而这些名将所聚焦的历史都在三国前期 , 而姜维所在的后期并不是名将活跃的舞台;另一方面 , 作为一个谋反之臣 , 晋朝时所写的正史《三国志》 , 并不敢对姜维有过分褒奖的描写 , 也仅仅只是和蒋琬费祎一同列传 , 末了题记“姜维粗有文武 , 志立功名 , 而玩众黩旅 , 明断不周 , 终致陨毙 。”而已 。
但吸引我关注姜维的 , 正是蜀国灭亡 , 姜维说服钟会谋反一事 。设想 , 一个亡国之将 , 竟然能够成功说服敌方大将与自己一同谋反 , 这该是何等的才能?细细品读历史之后 , 懵然发觉这位诸葛亮唯一的学生 , 的确是一位才华横溢、文武双全之人 。
少年得志机缘巧合成师徒
姜维生于202年 , 这时候是曹操确定地位的官渡之战的第二年 , 距离三分天下的赤壁之战还有六年 。姜维的父亲是魏国官员 , 大概在姜维15岁左右的时候 , 为了镇压羌、戎族的叛乱 , 不幸战死 。因为死在沙场的缘故 , 魏国赐他的儿子姜维中郎职务 , 可谓少年得志 。
姜维从小喜好儒学大师郑玄 , 这也使得他若干年后和诸葛亮的思想不谋而合 。
228年 , 诸葛亮一出祁山 。这时候姜维26岁 , 诸葛亮47岁 。诸葛亮这是第一次北伐 , 出征的两名大将分别是赵云和邓芝 , 而魏国则任曹真为大将 , 针对赵云、邓芝二人率领的大军在郿严阵以待 , 布下重防 , 却没有料到这是诸葛亮声东击西之计 , 这边厢两军对垒 , 那边厢诸葛亮已经领主力进攻祁山 。
当时姜维的顶头上司 , 天水太守马遵正带着姜维随同郭淮在附近做地方视察 , 郭淮一听见诸葛亮即将进攻祁山 , 而祁山周围的诸县大多都已降蜀的消息 , 大惊失色 , 立刻东行回城守备 。
而马遵为人平庸无才却又生性多疑 , 属下多有不满 , 诸葛亮杀到的消息传来 , 部分属下也偷偷出逃投奔了诸葛亮 , 马遵这时候不但不做出一点稳定军心的措施 , 相反的 , 对没跑的手下反倒越看越像是奸细 。于是他命尚且还信得过的姜维(毕竟姜维的父亲是为魏国而死)带兵去跟诸葛亮打 , 自己却偷偷跟着郭淮一同跑到上邽 。
等到姜维发现自己上司已经跑路的时候已经晚了 , 主子一跑 , 军心自然散得更厉害 , 姜维被诸葛亮大败 , 等到姜维率领残部赶到上邽的时候 , 马遵早就已经把姜维当成已经被诸葛亮着降的人了 。姜维在城外想让马遵开门 , 城内的马遵却觉得姜维这一出是诸葛亮的计 , 等上邽城门一开 , 便会有大军杀入 。
这个胆小如鼠的天水太守站在城墙上 , 破口大骂“卿诸人叵复信 , 皆贼也” , 还放乱箭射姜维 。姜维打了败仗 , 本来就够郁闷的了 , 被自己上司这么一骂 , 更是憋屈得心灰意冷 , 于是只能投靠诸葛亮 。这一千古传颂的师徒 , 从这一刻开始 , 人生有了交集 。
作为诸葛亮唯一的学生 , 可以想像姜维有何等的才气 , 吸引了诸葛亮 。在第一次北伐之后 , 诸葛亮给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写的信里 , 这样形容姜维:“姜伯约忠勤时事 , 思虑精密 , 考其所有 , 永南(李邵)、季常(马良)诸人不如也 。其人 , 凉州上士也 。……姜伯约甚敏于军事 , 既有胆义 , 深解兵意 。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 , 毕教军事 , 当遣诣宫 , 觐见主上 。”随后 , 姜维便在30不到的年纪 , 成为了征西大将军 。姜维也从此 , 开始成为三国后期 , 最耀眼的将才 。
孔明逝世智斗司马成大将
234年 , 姜维32岁 , 诸葛亮54岁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 , 半路病故于五丈原 , 而魏国大将则是司马懿 。姜维知道诸葛亮逝世的消息一旦传出 , 不但蜀军心会大乱 , 司马懿亦会立马进攻 , 于是命令密不发丧 , 悄然退军 。但纸包不住火 , 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司马懿耳朵里 , 同诸葛亮鏖战多年的司马懿自然大喜过望 , 立刻进攻 , 姜维则调整队型 , 树起诸葛的大旗 , 鸣起战鼓 , 一副正面对垒的阵势 。多疑的司马懿深恐诸葛亮的逝世是一个圈套 , 连忙撤军 , 而姜维命杨仪率小队人马在前方造势 , 自己则率大军安全退回蜀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