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周年、导助新玩法、车轮战,《好声音》的“敷衍”模式还在继续

《中国好声音》到底是睡醒了?还是继续游离在“敷衍”模式的死循环当中?或许在最新一季的《中国好声音》十周年的噱头当中,能寻找到一丝的答案。


十周年、导助新玩法、车轮战,《好声音》的“敷衍”模式还在继续

文章插图

细数《中国好声音》每一季的盲选模式,导师结构,节目规则,比赛方式,那都是高度的重叠,惊奇得雷同。


十周年、导助新玩法、车轮战,《好声音》的“敷衍”模式还在继续

文章插图

除了在导师阵容上有那么一到两位的更换,其余的就是选手跟选曲的不同,似乎再无任何创新的元素存在,从而导致了看客的热情逐渐平和。
这种心态上的变化,可以通俗地称为,过度“审美疲劳”。


十周年、导助新玩法、车轮战,《好声音》的“敷衍”模式还在继续

文章插图

培养出众多实力歌手的《中国好声音》,悄无声息地迎来了自己的十周年。
根据海报的宣传,预告视频的热场造势,四导四助教的新玩法。这一切似乎都在暗示着,《中国好声音》难道开窍了?开始大刀阔斧地对节目的整体框架进行全方位创新升级吗?


十周年、导助新玩法、车轮战,《好声音》的“敷衍”模式还在继续

文章插图

根据目前节目的进度来看,这一切似乎没什么“质量级”的改变。
常说:“通过现象看本质”。
从表面上看,由李克勤、那英、李荣浩、汪峰4名主导师。加张碧晨、黄霄云、吴莫愁、吉克隽逸4明导师助理的模式,给人一种结构上有所突破的错觉。


十周年、导助新玩法、车轮战,《好声音》的“敷衍”模式还在继续

文章插图

但导师助教只有一次留人的权利,助教的转身是没有实际“留人权”。实用性微乎其微。“一刀切的评判或许有些武断”,但开始就意味着结束。
一个节目是否有着质量级的提升跟创新,开头就能探索出一二。跟往年相比节目水准的确有所提升,但跨度实在是太窄了。


十周年、导助新玩法、车轮战,《好声音》的“敷衍”模式还在继续

文章插图

顶着十周年的噱头,给人感觉是玩出了水花,其实变成了大型的“社死”现场。“敷衍”模式仍在继续,并没有旁人眼前一亮感觉。


十周年、导助新玩法、车轮战,《好声音》的“敷衍”模式还在继续

文章插图

单挑变群殴?单人pk到车轮战?屡试不爽的群体效应,这次好像也不太灵了。


十周年、导助新玩法、车轮战,《好声音》的“敷衍”模式还在继续

文章插图

一听“团体车轮战”的竞演规则,第一反应肯定臆想到了神仙打架、耳朵怀孕的设定,听上去一定会觉得很过瘾。可现实却是换了一种比赛方式罢了!看上去高大上,实际上就是泼了一盆冷水。
你的所有期待,换来的只不过是节目组敷衍赚收视率的营销手段。与其搞一些花里胡哨的假把式,不如用心提升节目框架的多元性、创新点、趣味性。一成不变的东西看多了自然也就“厌了”。
十周年、导助新玩法、车轮战,《好声音》的“敷衍”模式还在继续】千万别忘了……
《中国好声音》发家致富的密码是赢在了“新颖、独树一帜、帮人圆梦的独特模式上。千万别摔倒在糊弄观众、敷衍模式的重叠效应里!
可长点心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