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五年过去了,你养的“蛙儿子”还好吗?

进阶|五年过去了,你养的“蛙儿子”还好吗?

文章图片

进阶|五年过去了,你养的“蛙儿子”还好吗?

文章图片

进阶|五年过去了,你养的“蛙儿子”还好吗?

文章图片

进阶|五年过去了,你养的“蛙儿子”还好吗?

文章图片

进阶|五年过去了,你养的“蛙儿子”还好吗?

文章图片

进阶|五年过去了,你养的“蛙儿子”还好吗?

文章图片

进阶|五年过去了,你养的“蛙儿子”还好吗?

文章图片

进阶|五年过去了,你养的“蛙儿子”还好吗?

文章图片

进阶|五年过去了,你养的“蛙儿子”还好吗?

文章图片

进阶|五年过去了,你养的“蛙儿子”还好吗?

文章图片

进阶|五年过去了,你养的“蛙儿子”还好吗?



“佛系养蛙 , 随缘记录 。 ”
在《旅行青蛙》贴吧里 , 有一位玩家把自己蛙儿子的旅游动态整理成了日记 , 每当青蛙旅游归来时 , 他便兴致盎然地贴上截图 , 和网友们分享青蛙的近况;没回来时 , 他就转而更新自己栽培的绿植:

从2020到2022 , 每隔几个月 , 他便会更新一次动态 , 有时是青蛙归来 , 有时是小草冒出了新芽 , 每次都只有几句话和一些记录状态的图片 。

可以想象到的是 , 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篇帖子 , 因此他将自己的更新称为“佛系养蛙 , 随缘记录” 。
几天前 , 他在最新的一条动态里这么写道:
“我把蛙儿子忘了…先继续扔着吧 。 ”
在《旅行青蛙》推出近五年后 , 这是多数还在继续游戏的玩家真实的写照 。
1

由日本游戏工作室Hit-Point在2017年底推出的休闲手游《旅行青蛙》 , 可谓是次年的第一个“爆款游戏” 。

虽然内容简单 , 玩法单一 , 但凭借佛系放置的休闲玩法和清新可爱的画风 , 《旅行青蛙》在2018年的头一个月刷爆了许多人的朋友圈 , 甚至还让从不玩游戏的人群了解到了什么是“放置类手游” 。
但可以预见的是 , 《旅行青蛙》的热度来得快 , 去得也快 。
由于游戏玩法以放置休闲为主 , 内容无法支撑起社区的持续讨论 , 再加上开发商为日本公司 , 所更新的景点和纪念品对于中国玩家来说略显陌生 , 因此在经过了最初几个月的火爆后 , “蛙儿子”便迅速消失在了玩家的视线中 。
如果你试图在网络上搜索“旅行青蛙” , 就会发现多数内容依旧停留在2018年:

随着“蛙儿子”的热度散去 , 这款游戏就像它的另一个关键词“佛系”一样 , 很少在网友的视野中出现 , 许多曾经的玩家也早已淡忘这只四处旅游 , 会为你寄明信片的小家伙 , 但实际上 , 在这个互联网无人注意的小角落里 , “青蛙”的故事还在继续 。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 , 一位网友在《旅行青蛙》的贴吧里晒出了自己和蛙儿子的新动态:

这位旅行青蛙的老玩家 , 带着蛙儿子来到了现实中的麻塘革家寨芦笙场 , 而且模仿游戏中明信片的样式 , 给自己的青蛙拍了许多“游客照”:

在豆瓣的“旅行青蛙小组”里 , 同样有玩家在最近晒出了自己跟着“蛙儿子”四处打卡旅行的记录照片 , 这次她打卡的地点是甘肃敦煌的月牙湾:

如今在旅行青蛙的玩家圈中 , “带着蛙儿子去旅行”已经不只是游戏的宣传口号 , 还是许多人身体力行的目标 。 玩家们会在旅途中带上自己的青蛙玩偶 , 像真正的旅伴一样拍照留念 , 并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的旅行见闻 。
沉寂数年后 , 仍在坚持这款游戏的玩家找到了“旅行”的新玩法 , 而这还要从一年前 , 这只“青蛙”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开始说起 。
2

虽然《旅行青蛙》在18年热度最高 , 但当时的游戏版本中 , 无论是青蛙游览的景点 , 还是旅途中给玩家邮寄的纪念品 , 都是以日式风格为主 , 对中国玩家来说 , 除了文化上的差异外 , 还无形中提高了实地游览的难度 。

日式糕点“和菓子”
而在2020年底 , 由阿里巴巴代理的《旅行青蛙:中国之旅》正式与玩家见面 , 顾名思义 , 小青蛙的旅行地也从日本转移到了中国 。
【进阶|五年过去了,你养的“蛙儿子”还好吗?】来中国旅行的“蛙儿子” , 除了加入让国内玩家更有亲切感的地点和纪念品外 , 自然也增大了玩家们对游戏地点进行“实地考察”的意愿 。 像上面提到玩家们之所以会在敦煌、贵州等地带着青蛙“打卡” , 就是因为在游戏中 , 这些地点同样是青蛙曾游览过的名胜古迹 。


其实无论国内外 , 但凡游戏或者影视作品中涉及到了现实的地点或场景 , 或多或少都会触发玩家们进行“圣地巡礼”的冲动 , 而对于这些顺着游戏找过来的游客 , 只要当地的旅游部门再配合投入 , 便很容易促成游戏与旅游产业双赢的结局 。
比如育碧的《孤岛惊魂5》在设计时就将故事的发生地放在了美国蒙大拿州的西南部 , 虽然游戏的地名“希望镇”纯属虚构 , 但场景中诸如建筑、道路、路标这样的细节 , 则都是参照当地真实的景色设计的 。

《孤岛惊魂5》
在游戏发售后 , 蒙大拿政府很快便和游戏来了场梦幻联动 , 不仅上线了一个名为“欢迎来到希望镇”的宣传网站 , 还将钓鱼、打猎、远足这些游戏中的玩法改造成了现实里可以体验的游览项目 , 并在网站上重点介绍 。

蒙大拿    宣传网站首页
这个举动自然吸引了许多游戏爱好者 , 甚至借着游戏带来的热度 , 育碧还曾在蒙大拿拍摄了《孤岛惊魂》的真人电影 , 从旅游景点到酒店交通 , 给当地带去了数十万美元的收入 。
而在地球另一边的日本 , 去年也借着游戏《对马岛之魂》的热度 , 开设了一个名为“关于对马岛”的旅游观光网站 。

网站不仅向被游戏吸引而来的玩家科普了对马岛的相关历史背景 , 而且无论是岛屿的特色景点、风土人情 , 亦或是当地美食 , 都做了非常全面的介绍 。 为了感谢游戏对岛屿的宣传 , 当地政府甚至还授予游戏制作人Nate Fox“永久旅游大使”的称号 。

网站介绍的当地美食——寿喜锅
普通游戏尚且如此 , 以“旅游”为主题的《旅行青蛙》自然也能承载同样的作用 。
在2018年《旅行青蛙》爆火的那段时间里 , 根据携程显示的数据 , 搜索“日本”相关主题的人比往常多出了一倍 , 而诸如京都、大阪、神户等地的相关订单数也有过显著增长 , 可见游戏的影响力之大 。
虽然数年过去 , 游戏的热度已然不再 , 且因为疫情的影响 , 出国旅行目前难度较大 , 但在这个时候 , 来到中国的《旅行青蛙》却刚好填补了这一空缺 , 成为了玩家群体中的一个文化符号 。
3

在《旅行青蛙:中国之旅》的玩家社区中 , 你很难分清帖子里描述的行程究竟是青蛙自己的经历 , 还是它的主人也亲身参与到了其中 。


这种“圣地巡礼”式的帖子 , 在青蛙来到中国后 , 逐渐成为了玩家们的新话题 。 无论是青蛙的风景明信片 , 还是寄回的地区纪念品 , 在融入了更熟悉的中国元素后 , 无疑提高了人们“实景打卡”的冲动 。
这一点在《旅行青蛙:中国之旅》启动博物馆联动计划后 , 体现得尤为明显 , 除了以游戏的形式带动旅游业 , 这款游戏现在还拥有了更多具体的文化内容 。
例如游戏接连与江西、山东省博物馆联动 , 共同推出了一系列主题文创活动 。 除了常规的旅游景点外 , 现在玩家的蛙儿子还会到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中参观;同时 , 游戏内的纪念物品也变成了博物馆内的馆藏文物 。

除了照片和纪念品外 , 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的虚拟门票 , 可让青蛙进入到馆内 , 同时玩家也能通过图鉴了解到博物馆背后的历史故事与藏品资料;:

江西博物馆的“双面神人文创雪糕”
这样的联动 , 也让玩家社区的讨论话题从单纯的旅游记录变成了博物馆的“文物见闻赏” , 在活动举办期间 , 微博上也多了不少亲自到馆内打卡参观的记录:

作为一个手游的玩家社区 ,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人从单纯地分享游戏片段 , 转变成了自己真正的“生活记录板” 。
以圈外人的视角看 , 现在的《旅行青蛙》已是个不太被关注的冷门游戏 , 但就像这个游戏从始至终的关键词“佛系”一样 , 无论是玩家还是背后的生态圈 , 总是透露着一种“平静随和”的氛围——玩家各自分享关于旅行、盆栽、游戏的各种心得 。
我想也只有这种心态 , 才能沉得下心去观察这只不知何时会回家的青蛙 , 观察青蛙寄回的明信片 , 观察明信片背后这些文物所走过的历史旅程 。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 , 《旅行青蛙》才能成为同样平静而佛系的博物馆们最佳的联动对象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