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竞技|我为电竞狂,三位玩家的游戏人生:为打比赛,冬天在厂房地板上睡了一夜;当爱好变成职业,拿起游戏就觉得累

电子竞技|我为电竞狂,三位玩家的游戏人生:为打比赛,冬天在厂房地板上睡了一夜;当爱好变成职业,拿起游戏就觉得累

文章图片

电子竞技|我为电竞狂,三位玩家的游戏人生:为打比赛,冬天在厂房地板上睡了一夜;当爱好变成职业,拿起游戏就觉得累

如果问一位游戏玩家 , 2021年最重大的事件有哪些 , 答案中很大几率会出现EDG夺冠 。
2021年11月7日凌晨 , EDG战队以3-2逆转韩国DK战队 , 夺得“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S11赛季总冠军 。
这个冠军的摘得 , 可谓“绝地逆袭”四个字的现实版 。 当时晋级的八支队伍 , 一半被实力雄厚的韩国战队占据 , 中国战队中被寄予厚望的两支队伍早早被淘汰出局 , 剩下的两支队伍还不幸被分到同组厮杀 。 直到四强 , 仅剩EDG一支独苗 。
偏偏EDG是最不被看好的一支队伍 。 赛前 ,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 , “在让人失望这个方面 , EDG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 但最终EDG打出漂亮对局 , 一举捧起冠军奖杯 。
EDG夺冠 , 电子竞技强势出圈 。 微博一度被相关话题刷屏 , 从网络世界到大学宿舍楼 , 上亿人陷入这场夺冠狂欢 。
2022年1月23日 , 英雄联盟S11赛季总决赛落幕3个月后 , 另一场比赛在湖北武汉进行——第二届英雄城市电竞嘉年华暨全国电竞协会挑战赛暨首届武汉市大学生电子竞技运动会总决赛 。

这场比赛中 , 除了有武汉的在校大学生、普通游戏爱好者、游戏主播等参加 , 更有着英雄联盟赛事的职业选手 。
对他们来说 , 电子竞技有着不同的意义 。 王轩(化名)是一名电竞职业玩家 , 从他十三四岁接触英雄联盟这款游戏开始 , 就不可遏制地着了迷 。 从此以后 , 他只有一个想法——成为一名职业电竞选手 , 走上全球总决赛的舞台 。
最终 , 他在离梦想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被绊住了脚步 。 对21岁的他来说 , 已经过了电竞的黄金年龄 , 想再进一步基本不太可能 。 他告诉九派新闻 , 自己在考虑退役 , “我想回归正常生活 , 找份能兼顾家庭和生活的工作 。 ”
而对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二学生艾申奥来说 , 游戏只是他闲暇时光的调剂品 , 他也曾短暂做过电竞梦 , “但也只是想想而已 , 找不到路 , 也那么大决心 。 ”如今 , 通过电竞 , 他结识了更多朋友 , 对他来说 , 空闲时 , 偶尔跟朋友玩两局 , 就够了 。
刘浩然则通过电竞走上了另一条职业道路 , 他自言游戏水平一般 , 但对游戏有着高度热爱 , 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 最终 , 他选择成为一名电竞解说 。 但当爱好转化成工作后 , 游戏又对他多了另外一层含义 , 他变得不爱打游戏了 , “每次拿起游戏就累” 。
他告诉九派新闻 , 有一点永远没有改变 , “当你站到台上 , 开始滔滔不绝解说游戏时 , 永远都是那么亢奋 , 永远都是那么开心 , 哪怕特别累 。 ”
【1】职业选手:我今年21岁 , 也许是时候该退役了
我叫王轩 , 是国内一家老牌电竞俱乐部的二队选手 , 我们俱乐部在国内成绩算是不错的 。
初中的时候我接触到英雄联盟这款游戏 , 当时只有十三四岁 。 接触游戏没几个月后 , 我跟朋友组队打了一场比赛 , 那场比赛中 , 我们的段位远低于对方 , 结果我们大获全胜 , 碾压对手 。
当推掉敌方水晶 , 获得胜利时 , 那种成就感 , 让我一发不可收拾 , 疯狂地爱上了这款游戏 。 从那时起 , 我就下定决心 , 要做一名职业电竞选手 。
其实我当时学习成绩很好 , 但开始想做职业电竞选手时 , 我就不怎么愿意学习了 。 父母自然是反对的 , 他们甚至断掉我的零花钱 。
离开父母后 , 我独自一人闯荡 , 那段时间 , 我在网吧打过单子(代练) , 做过陪玩 。 当时我并不知道怎样才能成为一名职业电竞选手 , 我就像无头苍蝇一样 , 不停参加各种比赛 , 什么网吧赛、商场赛等等 。
那段时间英雄联盟很火 , 线上线下充斥此类比赛 。 我记忆最深的 , 是去山东参加的一场比赛 。 当时是冬天 , 山东特别冷 , 那场比赛的条件非常简陋 , 在一个厂房里进行 , 我们这些参赛选手也只能住厂房 , 偌大的厂房空落落的 , 被子又薄 , 我们睡在地上 , 一阵风吹过 , 冷气直往里钻 。
在我看来 , 要成为一名职业电竞选手 , 运气和实力同等重要 , 有千千万万个像我这样有天赋的年轻人想成为职业选手 , 但被选中的就那么一些 。
我当时在游戏中结识了一位小有名气的主播 , 在他的引荐下 , 我成功入选一家游戏俱乐部的青训队 , 从此正式开始走上职业电竞这条路 。
进入青训队后我才发现 , 我朝着我的梦想刚刚迈出了第一步 , 真正的目标是走上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的赛场 , 当然这也是所有职业选手的梦想 。
青训的时候很苦 , 每天要训练15个小时以上 , 不停地打训练赛、复盘 , 除此之外 , 什么也不做 。 在那个地方 , 拼的不是天赋 , 而是大家对梦想的渴望程度 , 你越是渴望成为最顶尖的那一批 , 你就越是一刻不停地努力训练 。
后来 , 我签下了俱乐部合同 , 成为俱乐部二队队员 。 直到去年 , 我本来有希望入选一队的 , 但经理想要稳定团队成绩 , 一直不肯放我走 , 我的合同谈崩了 。
我第一次离梦想那么近 , 又那么远 。 我今年21岁了 , 英雄联盟职业选手的黄金年龄也就在19岁左右 , 我一气之下离开了俱乐部 。
这几个月来 , 我一直在思考自己走过的路 , 为了电竞梦想 , 我全身心投入在游戏里 , 彻彻底底失去了生活 。 也许我是时候该退役了 , 我想转行做其他职业 , 也想好好找份能兼顾家庭和生活的工作 。
这次陪朋友来武汉参加这场比赛 , 算是娱乐性质的 , 对我来说 , 难度不大 。 但在这里 , 我似乎重新找到了电竞的意义 那是我的梦想 , 我追求过 , 有些遗憾 , 但我不后悔 。
比赛现场 。 图/九派新闻 陈伟摄
【2】大学生:我曾有过电竞梦 , 但如今游戏只是我生活中的调剂品
我叫艾申奥 , 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二学生 , 我跟队友在大学生电子竞技运动会中夺得了季军 。
以前我也参加过一些比赛 , 大多都是校内举办的友谊赛 , 还有一些商业品牌举办的商场赛、网吧赛等等 , 都是比较业余的比赛 , 这也算是我第一次参加专业性比较强 , 比较正规的赛事 。
对我来说 , 英雄联盟就是款游戏 , 跟篮球一样 , 是我学习生活之外的调剂 。 周末晚上 , 叫上两个同学 , 打两把排位 , 上上分 , 享受一下游戏中推线、抓人时的快感 。 我从没想过要把游戏作为一项事业 , 我学的是海洋科学专业 , 跟游戏完全不相关 , 今后大概率也不会从事游戏相关工作 。
如果说对职业电竞有过幻想 , 那也是很多年前了 。 小学的时候 , 我第一次接触英雄联盟这个游戏 , 当时看别人玩 , 就来了兴趣 , 玩着玩着 , 我就发现自己对游戏的把控能力比周围人都强 , 我算是我周围同学中玩得最好的那一个 , 常常carry全场(指控制游戏节奏 , 带领队友走向胜利) 。
我当时疯狂迷恋韩国一个电竞选手Faker , 曾经带领韩国战队SKT取得三届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 。 我反反复复看他的比赛视频 , 学习他的出装、操作 , 他擅长玩刺客 , 这也是我喜欢的英雄类型 。
当时我特别想成为像他一样的职业选手 , 但也就停留在幻想的阶段 , 我还要学习 , 还要考高中 , 考大学 , 并且父母十分反对我玩游戏 。 我玩游戏的时候总是偷偷地 , 包括这次 , 我来参加这场比赛 , 也没跟父母说 。
就像很多人小时候都有一个去NBA打篮球的梦想一样 , 极少人会真的走出那一步 , 因为不清楚怎样才能走上职业选手道路 , 也没那么大决心 。
从高中到大学 , 我空闲时间都会玩这款游戏 , 当然我也玩其他游戏 。 大学的时候 , 我加入了电竞社 , 作为电竞社的成员 , 我负责招募英雄联盟校队选手 。
上大学以后 , 我时间变得充裕 , 闲暇时间我开始认真玩这款游戏 , 这也是我进步最大的一段时间 , 不论是游戏操作还是节奏意识 , 都得到质的提升 。
我只玩自己喜欢的几个英雄 , 不像职业选手 , 要对英雄联盟一百多个英雄烂熟于心 。 但对我来说 , 这就够了 , 我对其他英雄提不起兴趣 。
通过游戏 , 我基本把学校里英雄联盟打得最好的几个人认识了个遍 , 他们各自有自己偏爱的英雄 , 也大多是上大学以后才认认真真开始玩游戏的 。 我们经常一起打游戏 , 经常一起出去玩 , 通过游戏 , 大家都成了很好的朋友 。
这次比赛 , 我拉着他们几个参加 , 本来说是过来体验体验 , 没成想还拿了季军 , 这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
就像我们开赛前说的 , 电竞对我们而言 , 就只是游戏 , 友谊永远第一 , 比赛是其次的 。
【3】游戏解说:当游戏成为我的职业 , 一拿起游戏就觉得好累
正在解说的刘浩然(左一) 。 图/九派新闻 陈伟摄
我叫刘浩然 , 是一名游戏解说 , 我很喜欢游戏 , 但我玩得很菜 , 做不了电竞选手 , 那我就只能做幕后了 。
我最早接触英雄联盟是在初三毕业的暑假 , 那时候英雄联盟刚火起来 , 大家都在玩 。 我也玩 , 但我打得不好 , 我更喜欢看 , 每次看电竞解说 , 我都心潮澎湃 。
其实我从小就喜欢电竞解说 , 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 , 我看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的星际争霸和魔兽争霸 , 那时候我就很向往 , 可能那时候心里就埋下了做电竞解说的种子 。
上大学后 , 我学的是播音主持专业 , 这个专业跟电竞解说、电竞主持人有很大的相关性 。
大概是到大二的时候 , 腾讯公司发布了一个官方解说招募计划 , 会到几个大的城市 , 像深圳、上海、北京、武汉这些城市的高校 , 招募解说 , 我也投了简历 。
当时武汉这边大概有300多人投简历 , 面试几轮筛选完后只留下20来个人 , 然后这20多个人再进行统一培训 , 统一考核 , 但最后我没通过 。 不过随着这次招募 , 我也开始接触到电竞解说这个圈子 , 武汉的电竞圈不大 , 解说人才很稀缺 。
不仅武汉 , 目前整个国内专业的电竞解说人才都很稀缺 , 能专业培养这方面人才的高校并不多 。 我现在正在读研究生 , 还担任助教工作 , 其中我带过一门电竞课 , 但是是选修课 , 只有像中国传媒大学这样的少数学校以及一些高职专科会开设专门的电竞解说专业 。
虽说是这样 , 但想要成为一名官方解说(游戏公司的专职解说人员) , 可以说是相当的难 , 每年能被选为官方解说的仅仅个位数 。
最开始 , 我是从武汉这边一些小型赛事做起 , 我记得我第一次解说的赛事是CEST(中国电子竞技娱乐大赛)的线上比赛 。
我还做过一些商场赛的解说 , 比如某个品牌为了做推广 , 举办一个线下游戏比赛 , 就会邀请我们去 。
我解说的游戏比较杂 , 除了英雄联盟 , 还有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 。 每个解说都有自己的主攻方向 , 我之前主攻的是王者荣耀 。
到大四的时候 , 课比较少 , 我利用实习时间 , 在王者荣耀顶级联赛KPL做过官方现场主持 , 做了两个赛季 , 后来因为要考研 , 就退出了 。
现在 , 王者荣耀大火 , 赛事体系也比较成熟 , 包括解说选拔和上升通道其实更加狭窄 , 往里进没那么容易 , 所有说我打算换个方向 , 开辟一些新的解说项目 。
其实解说更多的是通过看比赛去研究游戏 , 需要大量的游戏知识积累和前期功课 。 比赛前 , 我们需要去研究选手资料 , 去研究游戏版本 , 去准备不同的比赛场景下适用的话术风格 。
当我们解说完一场比赛 , 得到别人的夸奖 , 那时候是最充实 , 也是成就感最强的时候 。 但很多时候 , 我去看自己的解说回放 , 会特别难受 , 特别是因为每个游戏的术语不一样 , 我们很容易嘴瓢 , 把某个词说成另外一个游戏相近的词 , 这个时候我就会怀疑自己的专业水平 。
对我来说 , 游戏不只是一个爱好 , 它已经成为我的职业 , 所以我现在打游戏就很少了 , 特别是自己主攻的游戏 , 一拿起游戏就觉得好累 , 想去打点轻松快乐的 , 或者说哪怕跟朋友出去聚个会玩一玩 , 会觉得轻松很多 。
但有一点不变的就是 , 当你站到台上 , 开始解说时 , 永远都是那么亢奋 , 永远都是那么开心 , 哪怕特别的累 。
【电子竞技|我为电竞狂,三位玩家的游戏人生:为打比赛,冬天在厂房地板上睡了一夜;当爱好变成职业,拿起游戏就觉得累】九派新闻记者 陈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