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老汉惨死在村口,警方火速破案,留守少妇委屈道出实情( 二 )


这个小超市和案发现场仅隔了一条马路 , 在超市的门前还安装着一个摄像头 , 案发的全过程会不会被监控探头记录下来呢?
警方立刻在超市调取了视频监控画面 , 虽然超市的监控摄像头距离案发现场是最近的 。 但可惜的是 , 超市的摄像头照的位置和案发现场时反方向 , 根本看不到谁对刘贞海大打出手!
警方目前得到的线索少之又少 , 侦破工作并不顺利 , 甚至连加害刘贞海的人作案动机是什么也无从得知 。
当对案情的线索进行重新整理的时候 , 村民曾经描述过一个细节让办案人员眼前一亮!
有村民反映 , 当时有一辆陌生的车辆驶进了村里 , 并且从车上下来的人还曾经和刘贞海吵闹打闹 。 但是这辆车停留的时间很短 , 很快又离开了!
那么和刘贞海发生冲突的人是谁 , 他为什么要将一个60多岁的老人置于死地呢?

虽然没有人能够描述出可疑车辆的型号和车牌号码 , 但是可疑的车辆加上可疑的争吵 , 就是破案的关键!
既然可疑车辆出现在案发现场 , 那么在超市的监控画面中 , 会不会捕捉到可疑车辆的相关影像呢?
于是 , 警方再次对监控画面进行仔细辨认 , 果然有了重大发现!
在监控中显示 , 在当天晚上七点多 , 的确有一辆十分可疑的深色面包车出现在案发现场 。
这辆深色面包车从进入案发现场到最后离开 , 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 , 而且同一时间 , 刘贞海正和他女儿打电话 。 而他的女儿也听到刘贞海那边还有吵架打斗的声音 , 所以电话挂断了!看来这辆车子就是一个突破口了!
从刘贞海和女儿通电话的这个细节中 , 警方大致确定了案发时间、打斗和死亡的时间 , 大量的数据算出刘贞海死亡的时间也就是在2015年4月7日18时07分左右 。
这一切都发生在敏感的十分钟时间里 , 所以警方做出大胆推断:那辆深色面包车应该就是作案车辆!
不过由于当时天色渐晚 , 光线不足 , 摄像头的角度又不怎么好 , 只能看到车的尾部 , 再加上摄像头的像素又比较模糊 , 所以看不到车牌号和车上人员 。

好在这辆作案车辆的尾部有一些细微特征 , 在个上下纵向的一个凹痕 , 所以这辆车应该是曾经被撞过的 。 找准特征之后 , 警方扩大了侦查范围 , 再往外扩一下视频 。
但是刘立村的位置非常偏僻 , 能够搜集到的路面监控视频寥寥无几 , 这辆作案车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作案车辆离开现场后踪迹全无 , 警方决定采用逆向思维 , 看看能不能找到作案车辆是从什么地方来到刘立村 , 没想到就找到了破绽!
为了反向查找作案车辆的行驶轨迹 , 所以警方把那个从发案时间往前推 , 刚好发现了一辆车类似的案发现场出现的那辆车 。
根据车牌反映出的信息 , 警方确定了车主的身份 , 但是不能确定是犯罪嫌疑人 。 所以警方开始查车主的社会关系 , 看看这个人和死者究竟是什么关系 。
结果发现这个车主 , 通过调查警方得知 , 车主是梁山县人 , 就是普通的生意人 。 不仅和被害人刘贞海没有任何的利害关系 , 他在刘力村也没有任何的亲戚关系!
而且在案发当天车主根本就没有离开过县城 , 那是谁开了车主的车驶进了刘力村与刘贞海发生争执呢?

难道这辆车是嫌疑人盗走的?还是说车的车牌被盗了?
为了尽快查明真相 , 警方直接与车主接触 , 找到后询问这个车当天谁使用的?车主说在案发当天 , 驾驶车辆进到刘力村的应该是是他的员工赵立存 。
看来这赵力存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 警方立即对赵立存展开调查 。
赵立存虽然是和刘贞海在一个乡镇 , 但是他们并不属于一个村庄 , 所以这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 。 而且刘贞海和赵立存的年龄差距很大 , 社交范围也没有重合的 , 他们之间也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 警方也觉得十分疑惑 。
赵立存和这个案件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赵立存不是警方要找的犯罪嫌疑人 , 那么案发当天赵立存开走作案车辆的事实又该如何解释呢?
一定是哪个环节被忽视了 , 所以警方开始围绕赵立存展开了更深入的调查 , 果真发现了一个疑点 , 那就是赵立存的妹妹小梅嫁到了刘力村 , 并且在刘力村生活 。
赵立存的妹妹和案件有关联吗?如果有 , 那么她在这一起案件中 , 又充当着什么角色呢?办案人员的心里能够隐约感觉到 , 从赵立存的妹妹的身上一定能取得更大的突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