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物 你未必知晓的五个神奇事实( 二 )


四 , 十分之一植物为附生植物
红杉树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之一 , 它可以长到超过一百米高 。 科学家们最开始训练猴子或雇佣娴熟的攀登者爬到树顶取样 , 来研究这些高耸入云的森林树冠 。 有人甚至用散弹枪来击落一些样本下来进行研究 。
但直到1980年代 , 随着凭借登山运动中绳索攀登技术的使用 , 树冠研究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
再后来 , 许多科学家开始使用起重机、气球以及无人机的帮助来研究树冠 。 但为什么要冒生命风险爬树呢 , 树上到底有什么?
据估计 , 森林中多达80%的物种或者利用或者全部生命都依赖森林树冠生存 。
十分之一的已知维管植物(vascular plant)物种 - 指那些具有维管组织的植物 , 它们通过叶脉组织把水和营养传递到植物全身 - 生长在其它植物之上 。
它们是附生植物(也称附着植物 , 或著生植物 , epiphytes) 。 它们不是寄生植物(parasites) 。 它们只是利用宿主为自己提供实体依靠 。 这让它们比生活在光线不足的森林底层植物更具优势 。
比如 , 大多数的兰花长在树上 , 一棵树可以支持多达50种不同的附生植物 。 这些附生植物通常要比其宿主树长出的叶子更多 。
五 , 植物可以成为全球变化的风向标
生物对其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 , 尤其是植物 。 几百年以来人类就已经利用它们来甄别这些变化 , 比如 , 秋天树叶开始改变颜色 , 它通常预示着凉爽和日照更短季节的到来 。某些蕨类对其周边的气候变化尤其敏感 , 例如 , 生长在热带森林背阴处的膜蕨 。 它们通常长在树根附近或是潮湿岩石上 。 它们的生长依赖水和低温 , 因此 , 是即将到来的干旱和气温上升的良好风向标 。
自从1980年代以来 , 全球平均气温一直在上升 , 它是焚烧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直接后果 。
而这些煤炭则是数百万年前早期森林形成时的植物沉积物形成的 。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时代 , 了解植物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可以帮助我们为未来做好准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