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大决战 没有“郭靖、杨过”的襄阳保卫战

金庸先生的多部小说都曾以蒙古南侵 , 中原武林人士奋起抵抗为历史背景 , 特别是以郭靖为首的众多武林人士参与的襄阳保卫战最为壮烈 。在《神雕侠侣》中杨过曾将蒙古大汗蒙哥击杀 , 导致蒙古大军撤退 , 襄阳暂时得以保全 。在《倚天屠龙记》中历经多年围城后 , 襄阳最终陷落 , 郭靖、黄蓉双双殉国 。宋元襄阳之战真实历史上确有其事 , 虽然没有郭靖、杨过的助阵 , 但同样激烈异常 。
襄阳、樊城一带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时期诸葛亮隆中对策 , 计划两路出兵 , 一从益州出秦川 , 一从荆州向襄樊 。南宋初期岳飞曾率军收复襄樊 , 从此地举兵北伐 , 意图收复中原 。宋金议和后 , 南宋领土面积缩小 , 襄阳-樊城成为南宋中路边防上最为重要的一环 。从地理上说 , 襄阳与樊城两城隔汉水对峙 , 上通夔、利(四川一带) , 下控荆楚 , 宋人称之为“天下之脊 , 国之西门” 。襄樊一旦失守 , 长江门户洞开 , 蒙古大军顺流而下 , 临安则危在旦夕 。
早在1235年窝阔台曾派遣三路大军南下 , 其中他的第三子阔出率领中路军攻击襄阳一带 。经过四个月的围城 , 宋军内部矛盾重重 , 1236年3月襄阳北军主将王旻、李伯渊焚城郭内24座军需仓库 , 向蒙古大军投降 , 而南军主将李虎乘火抢掠 , 襄阳城第一次陷落 。但在宋军的节节抵抗之下 , 名将孟拱于1239年收复襄阳 。
作为南宋后期为数不多的名将 , 孟拱加强襄阳-樊城的战备防御 , 在襄阳-樊城之间的汉水中植木 , 以铁锁相连 , 作为浮桥 , 联络两城 。果然在经过持续的斗争之后 , 忽必烈成为蒙古大汗 , 他接受南宋降将刘整的建议 , 于1267年派遣大军南下 。1268年9月征南都元帅阿术与降将刘整率军开始围攻襄樊 , 在要害处修筑城堡 , 以切断南宋援军 , 至此襄阳保卫战拉开序幕 。此时驻守在襄阳的守将是京湖制置副使、知襄阳府吕文焕 , 他见蒙古军队切断了襄樊与外界的联系 , 多次率军主动出击 , 力图大破封锁 , 但均告失败 。1269年9月阿术采纳刘整的建议 , 训练蒙古水军 , 打造战船数千艘 , 封锁汉水 , 使宋军无法再经汉水入援襄阳 。同年12月负责荆楚一带军事的京湖制置使吕文德病死 。
面对异常严峻的战局 , 南宋权相贾似道曾想亲自赴援 , 被朝臣阻止 。于是南宋朝廷重新安排京湖一带的军事 , 调兵遣将驰援襄阳 。老将夏贵率领水军与蒙古大军在虎尾州展开激战 , 夏贵大败 。1270年10月殿前副都指挥使范文虎率八千精锐禁军以及两淮诸军赶到 , 再次失败 , 结果范文虎首先驾着小舟逃跑 , 导致全军大乱 , “士卒溺汉水死者甚众” 。
宋军几次支援都无法突破蒙古的封锁 , 襄阳城“危急如初” 。而忽必烈于1271年称帝 , 改国号大元 , 因此襄阳的围困更加厉害 , 元水陆军总数接近二十万 。1272年春 , 经过四五年之久的围困 , 襄阳城内盐、柴薪、布帛等物极为缺乏 , 情况万分危急 。无奈之下 , 宋军重金招募了3000人的敢死队 , 由民兵都统张顺、张贵率领 , 准备突破封锁 , 向城内运送物资 。张顺外号“矮张” , 张贵外号“竹园张” , 两人精通水性 , 骁勇善战 。当年5月22日汉江水陡涨 , 两人率领数百艘轻舟押送物资出发 。两天后船队抵达高头港口 , 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等物 , 张贵为先锋 , 张顺断后 。抵达磨洪滩时 , 见元军舰船布满江面 , 于是船队展开强攻 , 经过激烈战斗 , 摧毁了铁链数百条 , 终于杀出一条血路 。25日黎明船队转战120里 , 终于抵达襄阳城外 。
船队查点人数 , 发现少了张顺 。几天后发现了张顺的浮尸 , 只见他身中四枪六箭 , 手里依然握着弓 , “怒气勃勃如生” 。张贵入城后 , 为里应外合 , 再次率两人“伏水中数日不食 , 使持蜡书赴郢求援” 。元军在水里“列撒星桩 , 虽鱼虾不得度” , 二人一路上“遇桩即锯断之” , 成功抵达 。张贵准备率军里应外合偷袭元军时 , 发现手下有人逃亡 , 惊呼大事不妙 , 只得乘夜进军 。结果被元军围困 , 宋军寡不敌众 , 张贵“身被数十枪 , 力不支见执” , 因不屈被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