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简介 胡适的人物生平介绍
胡适简介:胡适(1891—1962),汉族,徽州绩溪人 。原名嗣穈,昵称穈儿,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 。现代最有争议的学者之一,利用推动西化实现出人头地的先例人物之一 。
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虽与陈独秀政见不合,但与其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胡适也是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其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多半是为迎合西化主张而发起,含有一定的违心成分 。
【胡适简介 胡适的人物生平介绍】曾担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
著有《中国古代哲学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 。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
人物生平介绍
1891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5岁启蒙 。
在绩溪老家上庄受过9年私塾教育 。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 。
1905年,14岁的胡适到上海梅溪学堂求学 。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发表了自己编写的白话小说《真如岛》 。之后考入中国公学,两年后又转入中国新公学,并兼任英文教师 。
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七月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因用“胡适”的名字报考,此后就正式叫胡适 。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 。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 。
1917年夏,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辩难;陪同来华讲学的杜威,任杜威的翻译逾两年;与张君劢等展开“科玄论战”,是当时“科学派”丁文江的后台 。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
1919年被选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委员,同年接办《每周评论》 。
1920年至1937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时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并一度担任上海公学校长 。其间,与《新青年》脱离关系 。和徐志摩等组织成立新月书店 。
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1924年创办《现代评论》,1932年创办《独立评论》 。
1937年7月8日,胡适离北平,11日,到庐山,得到蒋介石的接见,随后参加庐山谈话会 。8月13日,被聘为国民政府“国防参政会”参议员 。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政府国防参议会参议员 。
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在美国及加拿大游历及演讲 。转游法国、瑞士和普鲁士 。10月3日,由欧返抵纽约,5日,赴华盛顿就任 。
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在这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 。
1949年1月,曾担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
1945年4月25日,胡适出任国民政府代表团代表之一,在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 。九月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北平大学校长 。十一月 以国民政府代表团首席代表的身份,在伦敦出席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会议,制订该组织的宪章 。
1946年6月1日,五十六岁的胡适由美国动身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 。1947年4月,王耀武托季羡林给胡适捎去信,致以敬意与问候,并邀请胡适在方便的时候莅临济南作学术演讲 。旋即得到回信,胡适答应相机来济南与教育界同行们共同研究山东的教育[9]。
1949年1月14日,胡适赴上海 。被聘为总统府资政 。3月下旬在台湾住了七天,参与政治活动和讲学,又回上海 。4月6日,在上海坐船前往美国 。寄居美国,致力于《水经注》的考证等工作 。后来旅美时,与张爱玲相识,结下友谊;《自由中国》创刊,胡适任名义上的“发行人” 。
1950年3月初,胡适到华盛顿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会议,被推为该会干事长 。5月14日,普林斯敦大学聘他担任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为期两年 。9月就任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 。
1954年2月至3月,六十四岁的胡适到台湾参加“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担任“临时主席”,向蒋介石递送“总统”当选证书 。
1961年2月,胡适应邀参加朋友宴会,刚抵达就感到身体不适,立即送至医院,诊断结果为冠状动脉栓塞症加狭心症 。住院2月后回家自养,但身体已日渐衰弱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义和公主简介 唐宣宗女儿义和公主生平介绍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