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口中含的夜明珠到底是什么?值多少钱
慈禧太后死后葬于定东陵 。她生前享尽荣华富贵 , 死后依然奢华无比 , 陪葬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 。传说 , 慈禧临终时 , 嘴里被塞进了一颗夜明珠 , 据说可保尸骨不化 。
1928年 , 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率军队炸开了定东陵 , 将陵墓内的稀世珍宝盗抢一空 。慈禧口含的那颗夜明珠也未能幸免 。据说 , 盗匪们打开慈禧的棺椁时 , 见她面目如生 , 好像在睡觉一样 。孙殿英回忆说:“这是因为她的口中含有一颗很大的夜明珠 。这珠分开是两快 , 合拢起来则透出一道绿色寒光 , 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 。”盗匪用刺刀撬开慈禧的嘴 , 取走了夜明珠 。
清皇室在重新安葬慈禧时 , 注意到慈禧嘴唇有破痕 , 似乎是盗窃案墓者取珠所致 。盗墓案发后 , 孙殿英用盗来的珠宝四处行贿 , 以逃脱罪责 。据说 , 他将这颗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 , 此后这颗世间罕见的珠宝就不知所终了 。
慈禧太后随葬夜明珠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 。它究竟是怎样一件珍宝?有人猜测 , 它可能是一颗大珍珠或萤石球 , 但是 , 始终没有得出定论 , 人们只能从孙殿英的描述中自己想像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这颗夜明珠越发显得扑朔迷离 。笔者通过综合科学研究 , 终于在2004年解开了这一谜团 。
拨开层层迷雾
谜题之一:传说还是事实?
清代正史并没有慈禧太后随葬夜明珠的记录 。由李莲英的侄子李成武撰写的《爱月轩笔记》中也没有记载 。这颗夜明珠是否是一个传说呢?
最早关于慈禧太后随葬夜明珠的记录出现在南海胤子1928年所编的《盗陵案》中:“第五十一号夜明珠 , 重四两二钱七分 , 值一千另八十万两” 。经笔者考证 , 南海胤子确有其人 , 他1920年还著有《安福国记》 , 1926年著有《安福痛史》 。《盗陵案》中记载的夜明珠与其后历史上的记载与民间传说基本相符 , 但是孙殿英说夜明珠可分为两块则没有相应的佐证 , 是不科学的 。
此外 , 1914年英国驻华采访人员濮兰德和白克好司曾经转述 , 慈禧死后“口张而不闭” , 这可视为慈禧随葬夜明珠的旁证 。1988年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执导的中我上合拍影片《末代皇帝》、央视国际2005年4月1日的国宝档案栏目《清定东陵》都以电影手法表现了慈禧太后大殓时嘴里被塞进大颗作明珠的情节 。
谜题之二:夜明珠有多大?
南海胤子为我们记下了这颗夜明珠的质量是“四两二钱七分” 。清朝对于金衡实行库平制 , 1斤是590克 , 略大于现在的500克 。据此推算 , 慈禧夜明珠的质量就是78.28克拉 。
《盗陵案》、盗陵案发后国民政府的调查报告以及盗匪们的回忆录都告诉我们 , 随葬的夜明珠大约充满了慈禧的口腔 , 以至于盗匪非得要撬破她的牙床才能把它取出来 。
我们可以做个用口窍包含不同大小球体的实验 , 也可以去测量一下人体的口窍直径 , 来感受一下这颗夜明珠的大小 , 其直径应该可以达到4.5厘米左右 。设定该夜明珠为一个理想球体 , 我们可以在其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理想球体直径的计算 , 得出金刚石、萤石和珍珠理想球体的直径分别为4.41-4.40厘米、4.64-4.52厘米和4.87-4.75厘米 。
后两组数据显然偏大 , 人体口窍可能无法承受这样大小的球体;而计算出的金刚石理想球体的直径数据与前述直觉经验得出的4.5厘米大小非常吻合 。
谜题之三:夜光从何而来?
民国政府的调查报告、盗匪的回忆录以有孙殿英等关于夜明珠夜光的描述基本上都是“寒光” , 或者可以“透出一道绿色寒光” , 而且“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 。
这些盗匪可不是科学家 , 他们的描述显然不具有科学性 。笔者认为 , 这道“寒光”是盗匪们进入阴冷黑暗的墓室后 , 夜明珠在火把光或者电筒光下呈现的光学效果 。而且 , 这种特别的光学效果是其他珠宝所无法比拟的 。“寒光”其实是强烈刺眼的白色反射光 , 容易让人误认为是绿光 。
火把人或者电筒光的颜色偏红橙 。根据矿物学基本知识 , 在这种低能量兴线的照射下 , 任何矿物都不会发出明显的荧光或者磷光 。因此 , 可以断定 , 夜明珠的夜光不是矿物荧光或者磷光 , 而是巨粒金刚石在自然状态下的出火现象 。
推荐阅读
- 慈禧珍贵遗物次首面世 曾遭孙殿英随手遗弃
- 大太监传奇 慈禧为李连英打破祖传规矩
- 紫禁城竟没一个厕所 慈禧太后如何解决内急
- 慈禧说了什么话吓得奕譞几天睡不着觉?
- 1900年慈禧西逃山西 曾因吃得不爽逼死县太爷
- 两幅慈禧肖像留下的千古谜团 哪个慈禧更真实
- 慈禧凌辱身边的宫女 尺度让人难以接受
- 慈禧一天吃多少?够老百姓一家吃几年!
- 慈禧骄纵跋扈何以惧怕一个清王室的寡妇?
- 清末历史的拐点 同意立宪的慈禧太后恰好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