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的起源 张良靠着皮影戏诱骗项羽突围( 二 )
自此之后 , 邓通便随着宫女观看太子的情形 。的确 , 不论宫女们怎样哄逗 , 太子就是闷闷不乐 。立秋的那一天 , 一个宫女抱着太子望着窗外 , 窗外的梧桐树叶被风刮得一片片落下来 。不知为什么 , 太子望着落叶嘎嘎地笑起来 。
邓通看在眼里 , 想在心里 , 他沉思片刻 , 告诉宫女一个巧妙的办法 。到了晚上 , 邓通领着宫女们来到汉文帝的明光宫 。两个宫女将一个纱窗展开 , 其他的宫女便拿着剪好的梧桐叶子 , 在纱窗上舞动起来 。这些桐叶有的被剪成人形 , 有的被剪成马形 , 有的被剪成花草形 , 人骑在马上奔跑 , 马蹄把花草踢得纷纷扬起 。
太子望着纱窗上被剪成各种图样的影子逗得拍掌大笑起来 。汉文帝一见连连称妙 。邓通自此又高升一步 。梧桐叶子被剪成人马和花草 , 舞于纱窗之上 , 虽是汉宫中的骄奢 , 却给后来的影戏找到了根据 。
方士的奇思
汉武帝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妃子 , 姓李 , 史称李夫人 。生前深受汉武帝宠爱 , 不幸暴击而亡 , 汉武帝常常思念她 。人死难以复生 , 汉武帝作赋一曲名《哀蝉落叶》:罗袂兮无声 , 玉墀兮尘生 。虚房冷而寂寞 , 落叶依于重扃 。
侍儿见武帝容色愁怨 , 便捧上红粱之酒 , 用饰着文螺的花杯斟上让武帝饮用 。汉武帝连饮三杯 , 便觉色悦心欢 , 于是让女伶出来 , 扶着他在延凉室歇息 , 不觉睡着了 , 睡梦中他见到李夫人 , 二人十分欢畅 , 李夫人授以蘅芜之香 , 突然离去 。汉武帝惊起 , 香气犹著衣枕 , 便把延凉室改为遗芳梦室 , 自此更加思念李夫人 。他把方士李少君(有的史籍上也称少翁 , 齐人)找来 , 对他说 , 你能求仙 , 会炼丹使人长生不老 , 能否起死回生 , 重得李夫人呢?李少君笑笑说 , 可遥见 , 但不可通帐而寝 。
后来有人就此事还写了诗 , 诗曰:张灯作戏调新翻 , 顾影徘徊却逼真 。环佩姗姗莲步稳 , 帐前活现李夫人 。(《永平府志·风俗条》)
再后来 , 又有佚名诗作 , 写的是皮影戏 , 说的也是此事 。诗曰:机关牵引未分明 , 绿绮窗前透夜檠 。半面才通君莫问 , 前身原是楮先生 。(《清代北京竹枝词·百戏条》)
诗中的褚先生 , 名叫褚少孙 , 他曾经补写过《史记》一些章节 。据说《史记》中涉及汉武帝设帐观望李夫人事 , 是褚少孙所补写的 。所以把影戏说成“前身原是褚先生” , 讲的是影戏的由来 。
皮影起源说还有如下几种 , 均和宗教相关 。
最早的传说来自救世主观音菩萨亲临人间宣讲佛经教义的故事 。“当时 , 人们对于干巴巴的说教不爱听 , 于是观音菩萨悲伤地坐在竹林下 , 摘下竹叶随手编弄成各种人形并且能做出各种动作 , 她觉得非常有趣 , 忽然 , 观音菩萨想起若用这些竹叶编弄成的人形来表演佛教的故事该多动人啊!后来她在宣讲佛经时 , 就挂起了竹帘 , 在帘后舞动起竹叶人形 。夜幕 , 观音菩萨用油灯的灯光把竹人的影子映在竹帘上 , 表演出各种佛教故事 , 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 。从这以后 , 影戏就产生了 。”
俗讲僧的荐亡超度说:俗讲僧超度亡魂时 , 设图像、画像或剪成纸人挂在帐帷内 , 作为亡魂的象征 。此形式与后来的皮影戏很接近 , 或者说很像影戏的雏形 。因此 , 有学者认为皮影戏由俗讲演变而来 。
孔子讲学说: 山西地区传言 , 当年孔子周游列国讲学 , 因为长相非常丑陋 , 怕影响听众情绪 , 授课之时用布帘遮挡自己 , 听众只闻其声 , 不见其面 , 秦统一六国后 , 有人便将一些历史故事 , 仿效孔子隔帘讲学的办法 , 用说书形式进行演说后来又有人结合剪纸艺术并配上民歌说唱来表演 。直到现在 , 陕西的艺人还把皮影戏叫做“隔帘说书” 把影戏与儒教联系起来 , 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甚为少见的 。
推荐阅读
- 论元朝烧埋银的起源 元代首创的“死亡赔偿金”
- “太太”称呼是从何起源的?
- 皇贵妃称呼的起源 皇贵妃与贵妃有什么区别?
- 中国娼妓的真正起源 古代以唱歌跳舞为业的乐女
- 曾国藩与左宗棠最大的盾起源于太平天国之后吗
- 中国人的传统主食面条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
- 中国象棋的起源 中国象棋究竟怎么产生的?
- 武林何时诞生?揭秘宋代江湖武林的兴起源来
- 东林党争是怎么回事 东林党争的起源、经过和结果
- 端午节起源的另一种说法 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