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手札康有为1905年密谋刺杀孙中山( 二 )


下达对孙中山必杀令
关于近代维新派与革命派之间的关系,向来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点,而在这次即将拍卖的文献资料中,一些信件披露的“康有为下达对孙中山的必杀令”尤其令人震惊 。
众所周知,戊戌维新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但他主张“救出保住光绪皇帝,中国就有希望;革命只会使中国灭亡” 。孙中山在海外从事革命活动初期,认为康有为等人与革命党彼此都为国事尽心,虽然方法不同,但目标却是一样,因此曾推动两派合作 。但康有为以勤王领袖自居,拒绝了孙中山递过来的橄榄枝 。此后双方的分歧越来越严重 。
1900年的“刺康案”,更是把这种不信任推上一个高峰 。
这年6月,康有为寄居新加坡友人邱菽园的家中,当时协助孙中山的日本浪人宫崎寅藏因为和邱菽园是好友,便到新加坡来探望邱康二人 。但康有为怀疑宫崎受清廷指使前来谋杀他 。于是向新加坡英国殖民地政府报案,逮捕宫崎 。在孙中山新加坡友人的救援下,宫崎才获得释放 。此后不久,保革两派的合作彻底破裂,彼此间随即产生了争夺海外华人力量的激烈论战 。但此前史料显示,这两派仅仅只是打打笔墨官司而已,并无刀枪相向的直接记录 。
按照已知史料,孙中山在1904年8月中旬由旧金山到纽约,辗转美国各地,次年1月8日离美赴伦敦 。但从这次披露的康有为信件来看,孙中山1905年下半年可能又去过一次美国 。1905年10月,康有为暂居美国爱达荷州博伊西市的爱达荷酒店,而刺杀孙中山的指令正是从这里发出的 。披露该计划的手札系康有为于10月20日写给康同璧的,用毛笔蘸蓝墨水书于酒店便笺上 。
1905年10月中旬,康有为通过保皇会成员的密报,得知孙中山即将到达纽约 。为了遏制孙中山在华人社团和部分保皇会成员中进行革命宣传,康有为策划了趁此机会除掉孙中山的计划 。他在信中写道:“顷得铭三电,云孙文复到纽约 。前得卓如书,言孙文因吾会难,势运东学生(入京)谋害皇上,我已电北京泄之 。宁我事不成,不欲令彼事成也 。此人险毒已甚,今复来此,必专为谋我 。我还纽本无事,不过为开银行耳,然立于险地,实非宜(且拒约事泄),故决不东还,即入墨矣 。今拟到新藟约铭三或季雨来一见,授以事乃行,到时或电汝来一见,亦未定 。此人不除之,(与我)必为大害 。已授意铭、雨,并复呼岳崧出也 。惟铭、雨二人皆胆小而多疑,又不能出手,恐败事 。趁其来美(美律甚宽),最好除之 。”
根据康有为具体布置,先由康同璧利用与容闳的良好关系,请容闳约出孙中山,在预先已安排了保皇会敢死队杀手的地点见面,立即实施暗杀 。他还写道:“幸文愓有财权,可任大事(波利磨敢死部四十余人皆其至交) 。岳崧与汝甚好(或汝令纯甫密约此贼,而彼等伏而去之),汝可与岳、文密谋勉厉之,穷我财力,必除之 。如不在纽,则跟踪追剿,务以必除为主,皇上与我乃得安 。铭、雨有他疑,汝密主之可也 。余待后命 。”
康有为密谋刺杀孙中山的计划,其惊心动魄的程度可想而知,可谓纽约版的“十月围城”,最终显然并未实现,其原因是什么?尚待进一步探究 。
此时康有为何以对孙中山必欲杀之而后快呢?据承载研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1904年孙中山的美国之行,大大动摇了保皇会在美国的影响力 。“信件中提到,1905年的保皇会处在走下坡道的临界点,甚至连保皇会某些分会长、负责人都被孙中山蛊惑去了,康有为能不生气?”到了10月间,常常为这类坏消息困扰的康有为,写信告诉康同璧,自己正处在“居食难安”的境地 。
当然,革命党也有针对维新派人士的暴力暗杀计划,这批文献中有封保皇党人童顷于1904年12月29日致康同璧的电报,电文是:“在这里广为传播的新闻说,发现有一个秘密组织的人要暗杀你 。细节见我的信,要小心他们 。”电报是由时任纽约保皇分会会长的华侨黄荣业转给康同璧的,黄在电报纸反面写道:“接电如此,未知是否,仰祈小心防之 。或者对党发来,亦未可料 。自后有华人来到,若不真识其人,切勿乱见之 。为要!”透过这样的文字、语气,不难想见当年保、革两派水火不容的关系已到何等严重的程度了 。
办军校、买枪支弹药,准备发动武装暴动?
戊戌政变之后,康有为尽管多次提出“武装勤王”,但1900年的自立军事件——唐才常领导自立军在长江沿岸地区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明显地得到了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的保皇会支持——之后,基本没有史料能直接地佐证康有为试图发展其武装力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