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传奇里的服饰有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发型设计比较大的问题有两点:
1)鬓边一对惹眼的红白花朵并流苏的发饰有问题(蓝色圈内):
这个发饰 , 其实并不应该出现在武则天(剧中武如意)的头上 , 因为它是日本舞妓(即日本见习艺妓)专用的发饰:花簪”はなかんざし(读音hanakannzashi) 。
这位舞妓的右鬓所簪的正是花簪 。花簪以松竹梅和应季的花草图案为主 , 下面会缀有长长的、如瀑布一般的花型流苏 , 一年十二个月份所佩戴的花簪都是不同的 。一般在正式成为舞妓两年内 , 舞妓会梳一种叫的割れしのぶ的日常发型 。这种发型通常是左鬓戴花簪 , 右鬓戴被称为ビラカン的扇状带垂帘的银簪 。
另外 , 花簪流苏的长度与舞妓的从业时间有关 。从业第一年有长长的流苏/垂帘;第二年则去掉垂帘改为小碎花;第三年变成大花:
推荐舞妓及艺妓头饰介绍:
尽管该剧的造型师将武如意的鬓边一对花簪的垂帘弯了起来、固定在耳后上方的头发上 , 仍然改变不了错误地使用了艺妓花簪为武则天头饰的这一事实 。
有知友称:这种艺妓的花簪唐代就已经有了 , 尔后传到日本 , 为艺妓所用 。
——这个说法我已经在网上搜索过了 。很抱歉 , 没有找到任何证据或出处 , 即真实性存疑 。
古代日本有过尚唐之风 , 以飞鸟时代(公元600年-710年)、奈良时代(公元710年-794年)和平安王朝(公元794年-1192年)为盛 。在这之后 , 地方势力崛起 , 皇族式微而华族崛起 , 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 。而日本艺妓普遍被认为约17世纪(公元1600年-1699年)起源于京都八坂神社所在的东山 。看时间段就可以知道 , 若说艺妓的装束是受到唐代中国的影响 , 不如是更多地是武士阶层审美的产物 。
另外 , 唐代确实有带流苏的发簪 , 不过那和艺妓所用的花簪样式相差较大 。这种发簪叫“步摇” , 专指古代妇女的的一种在簪、钗之上附有金玉装饰的流苏的首饰 。《释名释首饰》:“步摇 , 上有珠垂 , 步则摇动也 。”王先谦集解引陈祥道曰:”汉之步摇 , 以金为凤 , 下有邸 , 前有笄 , 缀五采玉以垂下 , 行则动摇 。”
左为唐代贵妇所簪步摇 , 右为舞妓的花簪 。
【武媚娘传奇里的服饰有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唐朝的点翠金步摇 。唐朝的步摇流苏多为金银 , 间或串以珠玉(偶有羽毛) 。
舞妓的花簪 , 流苏几乎完全用绢布等制成 , 造型酷似花瓣 , 颜色则与上部的花相似 。
再看细节 , 很明显 , 武如意左右鬓戴的就是舞妓的花簪 , 而根本不是唐朝的步摇 。
花簪本身就是艺妓的代表性物品之一 。且不论它是不是由唐代传入 , 剧中的武如意本身就是唐朝人 , 她为什么放着唐朝皇后的饰品不戴 , 而偏要选择17世纪后才出现的艺妓的发饰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
2)发型正面的整体造型有问题:
第一眼看到武如意的正面发型就觉得有点奇怪 , 又颇为眼熟 。细细一想 , 为什么和土屋安娜主演的《恶女花魁》之中 , 花魁(及众吉原游女)的日常发型有些像呢?
尽管她是半侧着的 , 依然可以看出头发的形状、发簪和发饰的形制与位置和武如意的发型颇为相似 。当然细节是不同的 , 然而整体却很相似 。(其余的剧照也可见其相似程度)
再来看看历史电视剧《唐明皇》中 , 元献皇后王氏的两个造型:
这个发型是皇后日常所用的 , 大气雍容 , 颇为华贵典雅 。
这个发型则是皇后在在武惠妃的封妃仪式上所用的(截图模糊很抱歉) 。正中一支展翅凤凰金钗 , 两侧辅以珍珠和金饰 , 富丽堂皇 , 颇有母仪天下的贵气 。
如果题主给出的图是武如意立昭仪(而不是皇后) , 用舞妓的花簪一样不合适 。同样的《唐明皇》电视剧中 , 有武云儿立惠妃的发饰和装束:
下面一排图片是武惠妃在立妃大典上的装束(着红衣戴金步摇、眉间一点红色花钿) 。
很明显 , 武惠妃所簪的金步摇与我国唐代的文物相似 , 而与艺妓花簪大有不同 。总的说来 , 电视剧《唐明皇》在服装造型方面专业得多 , 起码不会犯《武媚娘传奇》中的这种低级错误 。
推荐阅读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日媒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的后代现在在哪里?
-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 大太监传奇 慈禧为李连英打破祖传规矩
- 韩世忠怎么死的?南宋名将韩世忠死后葬在哪里
- 天龙八部里阿碧是怎样的人?阿碧的人物印象
- 水浒里的好汉为何都是“鸡鸣狗盗”之徒?
- 阿加莎·克里斯蒂和柯南道尔创作的区别分析
- 天龙八部里的木婉清是怎样的人?如何评价木婉清
- 清宫密闻 紫禁城里的寡妇们为何极容易得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