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红楼梦贾环?贾环真的很坏吗?

如何评价红楼梦贾环?贾环真的很坏吗?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一回中,宝玉、贾环、贾兰三人各写了一首《中秋诗》,虽然作者遗漏了宝玉三人的诗,诗的内容我们无法知道了,但贾政有评价,贾政看了贾环的诗“亦觉罕异” 。虽然贾政微讽宝玉、贾环,对二人写的诗不象贾兰那样“正统”而感到有些不满,但把二人的诗同唐代诗人温庭筠、曹唐的诗相比,可以看出贾环也是很有诗才的 。贾赦也曾大力赞扬过贾环的诗,说“这诗据我看甚是有骨气”,又赏给贾环许多玩物 。不管贾赦是何用意,但可以看出贾环的诗也是值得被肯定的 。再如第七十八回,贾政命三个子孙作《词》 。贾政评贾兰的诗是“稚子口角”;而当贾环写完后,众人道“更佳”,贾政也不无满意地说:“还不甚大错,终不恳切” 。众人带些奉承地说:“这就罢了,三爷才大不多两岁,在未冠之时如此,用了功夫,再过几年,怕不是大阮小阮了” 。贾政则还是替自己的儿子谦虚说:“过奖了,只是不肯读书过失” 。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曹雪芹并不是把贾环塑造成了令人可恨的恶少形象,而是塑造成了一个丑陋荒唐顽皮而又自轻自贱的无赖小儿罢了 。正如张锦池先生说的那样:“贾环其人,虽然不教人喜欢,但与贾赦和贾敬相比,却还不那么令人讨厌” 。(《红楼十二论》)实际上在《红楼梦》中曹雪芹还没有把贾府中的任何一个人写成大恶人,同样贾环也算不上是什么“恶人” 。后四十回写贾环同贾芸、王仁合伙卖掉巧姐的恶事是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的 。从第五回中巧姐的判词和曲词可知巧姐是被“狠舅奸兄”所卖,而贾环既非“兄”又非“舅”,他确是巧姐的“叔” 。可见卖巧姐的事贾环没有参与 。如果曹雪芹写后四十回,不知贾环会有哪些行为,哪种下场,这里不敢妄测 。但贾环确被后四十回的作者狠狠冤枉了一把 。
贾环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弱势人物形象,他身为主子,却从未受到过他人的尊敬和应有的关怀 。其父贾政,为人古板严苛,他的严肃令自己年幼的儿子的心灵蒙上阴影,他从未给过贾环一分父爱,也没有对贾环错误的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而使贾环更加向着奸邪之路前行 。
其母赵姨娘,贾环打小与其相依为命,深受其影响 。可惜她没给儿子树立过任何正面的榜样,贾环从她身上只学会用不择手段去争取自己所想要的 。探春是贾环的胞姐,却为了追求权利投向执事集团的怀抱,使贾环再次感到亲情的淡漠,他对执事集团的反抗,也带着一丝报复的快感 。在贾环贫瘠如沙漠般的生命中,彩云的爱是唯一的绿洲,它也使贾环的性格发生过短暂的转变,虽然这份爱持续的时间不久,可与贾环周围淡漠的亲情比起来,这份爱显得越发弥足珍贵 。可见,贾环的性格的发展变化是与他所处的生存环境密不可分的,他是值得我们同情的 。
贾环性格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他的这种特殊性格除了自身因素之外,与其特殊的成长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 。他的父母没有给过他正常成长所必须的父爱和母爱:父亲贾政的严苛压制使孩子的天性受到打压,不能健康发展,在行为出现偏差时又不曾及时予以纠正;母亲赵姨娘自私狭隘,不良的言行带给孩子恶劣的影响,使他的人性扭曲,性格畸形发展 。他的胞姐探春为了向上爬,不念丝毫亲情,甚至不惜把生母和兄弟作为打击的对象 。亲人们的冷漠使贾环无数次感到亲情的淡薄 。他人性中的种种劣根性更像得到土壤的幼苗,越加蓬勃生长 。
他在爱情中寻求温暖,此时彩云给了他真挚的爱 。在贾环的一生中,受到的都是冷漠打击,别人轻侮的眼神,暗地里纷纷的议论,这些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使心性本来就偏离正常轨道的贾环又被推向了更深的深渊 。而彩云像沙漠中的绿洲,滋润了贾环干渴的心田,虽然好景不长,但贾环也因此而改变过自己的性格 。随着这段爱情的消逝,贾环对于感情是完全绝望了的,无论亲情还是爱情,他都一概不报希望,以绝情处之,在贾府衰败之后,贾环终于走上当强盗之路 。
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而在我眼中,看到的贾环,他是一个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他是被封建礼教吞噬的,他是值得同情和怜悯的,他是得不到救赎的孩子 。
“环”字如果去一横就是“坏”字,是不是贾环就成了坏的代表呢?当然这个不是说他能代表贾府上上下下所有的“坏”,而是表示了一个单独人的阴暗的一面 。和宝玉相比一个“神彩飘逸,秀色夺人”,一个“人物委琐,举止荒疏”,同样是一个上层家庭里,这样的差距当然其一,和小说里人物的背景有关;其二,和小说里旁人的眼光有关;其三就是作者用文学的方式为了凸现出宝玉而故意有这样的差异存在 。其实要和贾环相比的不是宝玉,而是探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