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要除掉宋庆龄为何先杀杨杏佛?( 二 )
同盟的任务是公开反对国民党的一党独裁统治,援救所有被国民党关押爱国的、革命的政治犯,争取民众的出版、言论、集会和结社的自由权利 。而同盟的领导人及其成员又都是当时的社会知名人士,因此,同盟的存在,让国民党政府既感到惶恐不安又恨之入骨 。
作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总干事,杨杏佛在任期间,全力以赴地协助宋庆龄宣传反蒋抗日的民主思想,并竭尽所能营救被国民党逮捕和关押的进步人士 。由于杨杏佛鞠躬尽瘁的工作,致使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这一进步组织成为蒋介石极为痛恨的眼中钉 。
舆论普遍认为,蒋介石要对付的真正目标是宋庆龄 。宋庆龄作为近代中国民主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无论其政治远见,思想深度,还是个人品格和情操,都为世人所景仰 。
作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主席,宋庆龄是蒋介石真正想要除掉的人,那么,既然如此,杨杏佛却又为何成了蒋介石的刺杀目标呢?
作为“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夫人,中国民主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宋庆龄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在以三民主义为立国之本的中国,她所拥有的巨大感召力是任何其他人所无法替代的 。蒋介石既然以孙中山的继承者自居,他就不得不有所顾忌 。正是这种顾虑,使得蒋介石对宋庆龄迟迟难以下手 。
蒋介石心里十分清楚,杨杏佛其实就是宋庆龄的左膀右臂,只要砍掉了这个左膀右臂,宋庆龄的民权保障同盟也就无法有所作为了 。
自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筹备之日起,杨杏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国民党当局的威胁恐吓 。然而,杨杏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对此根本不予理睬 。
1933年6月18日清晨,亚尔培路上像往常一样安宁 。时间刚过六点,街上人烟稀少 。这时,一辆轿车在街角的隐蔽处缓缓停下,车上坐着几名神色诡秘的男子,他们警觉地观察着窗外 。突然,四人同时打开了车门从车上下来,快步朝不同的方向散去,一眨眼就不见了人影 。他们不是别人,正是蒋介石派来取杨杏佛性命的杀手 。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7点左右,杨杏佛出现了,身后还跟着一位活泼可爱的十几岁的少年,他便是杨杏佛的儿子杨小佛 。父子俩走到院中,跨上了杨杏佛惯常乘坐的那辆小轿车,然而,上车之后,杨杏佛才发现,中研院用来接待客人的备用敞篷车堵住了通道 。杨杏佛没有多想,就带着儿子下了车,换到了停在前面的那辆敞篷车上 。然而,正是这个不经意的决定,使得杨杏佛父子陷入了万分危急的险恶处境 。
汽车缓缓地发动了,正当敞篷车从中研院的门口开出,缓慢地拐到大街上的时候,持枪的杀手们突然从街道两旁冲出,围着车身就是一阵猛射,刹那间,枪声大作 。
事实上,这场刺杀杨杏佛的行动蓄谋已久 。早在1933年的4月至5月间,戴笠就已经接到了暗杀命令,这个老奸巨滑的特务头子立刻在上海建立了指挥部,亲自监督这一计划的执行 。
杨杏佛从北平回上海后不久,戴笠便开始了部署 。第一个步骤就是监视杨杏佛,以便找出他的行动规律,伺机下手 。
特务们很快发现了杨杏佛有骑马的爱好,他们当即认为,在马场对杨杏佛进行狙击,机会最多也最有把握 。不料,方案却遭到了蒋介石的反对 。
蒋介石认为,把杨杏佛暗杀在租界以外的地区,达不到威吓宋庆龄的目的,他坚持一定要在法租界宋庆龄的寓所附近执行暗杀 。
【蒋介石要除掉宋庆龄为何先杀杨杏佛?】杨杏佛所在的中央研究院就在法租界内,所以特务们最终决定就在中研院附近进行布置,准备趁杨杏佛外出散步或去宋庆龄寓所途中执行暗杀 。负责刺杀行动现场指挥的是军统华东区行动组组长赵理君 。
参加刺杀行动的人员共有六名,实施行动之前,所有人都举行了宣誓,要做到“不成功便成仁”,如不幸被捕,应立刻自杀,决不能泄露军统的行动计划,否则将遭到严厉制裁 。
1933年6月18日,赵理君一大早就带领执行刺杀的凶手过得诚等人来到中研院附近,守候伏击 。
当杨杏佛的汽车徐徐驶出中研院的大门时,街道两旁突然冲出四名身穿短衣的持枪歹徒,围着车身就是一阵猛射,刹那间,枪声大作,司机胸部中弹,翻身下车,逃命而去 。
从听到第一声枪响的一刻起,杨杏佛就意识到,这阵枪林弹雨必定是冲着自己来的 。千钧一发之际,护子心切的杨杏佛立刻趴在儿子杨小佛身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着年幼的儿子 。凶手分别从汽车的左右两侧,继续向杨杏佛射击 。
推荐阅读
-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 秦桧为什么要陷害岳飞?
- 西门庆为何要花巨资买朋友情义?
- 因做了这事 所以姜子牙并不是真心要帮助西岐
- 殷素素为何要自杀 殷素素和俞岱岩的恩怨
- 揭秘七大圣结义为何孙悟空要排在最后?
- 武则天为何要弄死五个哥哥 源于不幸童年时光
- 古人为什么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呢?守孝三年的来历
- 死在儿子手上的皇帝
- 古人的帽子很重要 不戴帽子意味着自绝于社会
- 古代帝王冠冕上为何要悬挂珠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