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戊戌变法大隐藏阴谋 假变法真革命
说到戊戌变法,第一个想到的是康有为,在中学历史书中对康的评价是:西学第一人,倡导西方制度第一人,为当时衰落的清朝政府注入新鲜的血液 。但是戊戌变法仅仅一百天,也被称为“百日维新”,遭到慈禧太后的阻挠,当然还有历史书里所说的顽固派 。但是历史的真相是什么,众说纷纭,先来看看同时代的人是如何来评价康有为的 。
戊戌变法潜藏着一个大阴谋
所谓仅“窃东西洋皮毛”,虽是李鸿章对康有为的评价,却也相当中肯 。康氏学问浅陋,同时代人多有指摘 。如叶瀚评价称:“南海伪学,其势虽昌,其存不久,然逆料将来,必一败涂地”;翁同龢目之为“说经家之野狐禅”……当然,最有说服力,还是康氏得意弟子梁启超的说法:
“(康有为)以好博好异之故,往往不惜抹杀证据或曲解证据,以犯科学家之大忌,此其所短也 。有为之为人也,万事纯任主观,自信力极强,而持之极毅,其对于客观的事实,或竟蔑视,或必欲强之以从我 。其在事业上也有然,其在学问上也亦有然 。”
康氏学说,宣扬“孔子改制”,力求将西方近代民权、立宪思想,与孔儒之学揉为一体 。梁启超早年亦沉迷此道,但日后幡然,有着极深刻的反省 。梁氏曾毫不留情地批评乃师实属“舞文贱儒”:
“今之言保教者,取近世新学新理而缘附之,曰:某某孔子所已知也,某某孔子所曾言也 。……是所爱者,仍在孔子,非在真理也 。……舞文贱儒,……名为开新,实则保守,煽动思想界之奴性 。”
“例如,畴昔谈立宪、谈共和者,偶见经典中某字某句与立宪、共和等字义略相近,辄……沾沾自喜,谓此制为我所固有 。……以为所谓立宪、共和者不过如是,而不复追求其真义之所存 。……此等结习,最易为国民研究实学之魔障 。”④
因有此种觉悟,梁氏自谓:“启超自三十以后已绝口不谈《伪经》,亦不甚谈《改制》”——《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即康有为赖以指导其政治活动的代表著作 。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对其学术水准评价颇低
康党所谓“维新”,更有暗藏“革命”之重大嫌疑
康氏“维新”的思想基础如此不堪,其实际行动,自也难免可疑 。其最大疑点就是:康氏戊戌年之“维新”,究竟是要“改良”,还是要“革命”?
首先,须知,康党在戊戌年之前,其活动所宣扬者,乃是“保中国不保大清” 。如康门弟子何树龄曾致信康,“注意大同国,勿注意大浊国……大浊国必将大乱,为人瓜分,独夫之家产何足惜!”所谓“大浊国”,显然是“大清国”的隐笔 。梁启超亦自承,当日康党主持湖南时务学堂,“吾侪方醉心民权革命论,(师生)日夕以此相鼓吹” 。⑥
另一康党骨干谭嗣同,其浓烈的排满思想,也由来已久 。谭氏师从欧阳中鹄,师徒间信件往还频繁 。欧阳中鹄之孙欧阳予倩后来披露:“在他的著作中,他对清政府不满的议论颇不显明,他给我祖父的信里却公然说满人视中国为傥来之物,无所爱惜 。……他对于利用光绪行新政,不过认为是一时的手段 。还有一事为证,就是他曾经秘密把《大义觉迷录》、《铁函心史》(反清复明禁书)一类的书介绍给我父亲读 。”⑦戊戌前,康党在湖南鼓吹革命,更曾秘密内定谭氏为新政权的“伯里玺天德”(President,总统) 。
再者,众所周知,康氏在戊戌年,极少就具体的变法事宜,如新学堂怎么搞,新农商怎么搞、新军事怎么搞等等,发表意见 。其唯一孜孜不倦致力推动者,乃是请开制度局、请开懋勤殿 。所谓“制度局”,按康氏规划:在朝廷设中央制度局;地方设“十二专局”——包括: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工务局、矿政局、铁路局、邮政局、造币局、游历局、社会局、武备局 。具体权力关系是:“凡制度局所议定之新政,皆交十二局施行”,即:中央制度局负责议政,做出决策,地方“十二专局”负责具体执行 。所谓“懋勤殿”,亦与此大致相似 。
如此,中央制度局垄断了新政决策权;地方“十二专局”农工商学兵无所不包,垄断了新政执行权 。现存军机处、总理衙门、六部及地方督抚臬司衙门,则全被架空 。这实际上等同于一场极彻底的政变 。
【康有为戊戌变法大隐藏阴谋 假变法真革命】显然,所谓“制度局”,大有借“维新”之名,以鸠占鹊巢之术,行“革命”之实的嫌疑 。何况,在大约同期的另一份折子里,康氏还曾请求皇帝设立“孔教”,自中央到地方,建立一整套与世俗政权完全平行的神权体系,且规定教首的产生流程及权力运作独立于皇权之外——至于教首人选,康氏在奏折中特别强调:是自己廓清了历代学者之失,“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 。言下之意,教首之位,非己莫属 。⑨此种构思,早已突破了“维新”界限,舍“革命”二字,实难以范囿 。
推荐阅读
- 李大钊诞辰130周年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一介汉将 大元皇帝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用石油大败突厥骑兵!看石油在古代的妙用
- 历史上被裸刑处死的三大美女 她们都国色天香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 大太监传奇 慈禧为李连英打破祖传规矩
- 蠢笨如猪的安禄山为何能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
- 大诗人白居易蹉跎仕途谜案 不畏权贵说真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