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谜:到底爱国将军冯玉祥之死真相如何

“1948年7月31日我们秘密离开了纽约,在8月中旬抵达埃及亚历山大港时,发现那里停泊着一艘国民党的军舰,这引起父亲警惕 。父亲就不再外出,就叫我母亲和我偷偷地下船,把他写给李济深将军的信和一首叫《小燕》的诗寄出去 。
信中说船上的生活真是整齐、安静、快乐、和气,没有一个人不在那里读书 。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把人性全都改变了,彼此相亲相爱 。谁也没想到这信竟是父亲的绝笔 。”冯理达回忆说 。
1948年9月1日,胜利号驶在茫茫的黑海上 。冯玉祥半倚在床上,向20岁的女儿颖达和19岁的女儿晓达,讲述着他1926年去苏联时的情景:“那时候苏联还很贫困,社会秩序也还没有完全上轨道,比较乱,但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劳动人民掌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气氛很浓厚,生机勃勃的 。所以我就把洪国、弗能和弗伐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 。”突然,冯玉祥感觉到舱房内有一股异样的气味,回过头来一看,只见一丝黑烟正从紧闭的门缝中涌进包间 。
由于大火首先烧毁了无线电报务室,报务员连拍发“SOS”的时间也没有 。因此,外界对“胜利”号大火一无所知,也没有外人前来救助 。“胜利”号上烈焰冲天,浓烟滚滚 。
“谁也不知道那火是怎么着起来的 。我两个妹妹正在头等舱听父亲讲故事,舱门开着 。小妹晓达她说去看看,怎么会有黑烟?后来我妹妹就没有了,什么也没找到,就剩了一块小布 。”冯理达说 。
冯玉祥也接着跑向过道,然而,他们却万万没有想到,那里正是火源的中心 。霎时间,过道里浓烟滚滚,一片漆黑 。李德全隐隐听到丈夫的痛苦呻吟声,而浓烟已让她几乎窒息,她返身回到房间,晕倒在沙发上 。
与此同时,另一间舱里,冯理达和丈夫罗元铮也看到了浓烟,“我们从窗口逃出去 。弟弟洪达和我爱人罗元铮就飞奔过去,将父母救了出来 。发现父亲时,他已经昏迷不醒” 。
当船医赶来了,他蹲下去翻开冯玉祥的眼皮一看,瞳孔已经扩散,再试脉搏,气息全无 。他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多时不见心脏起搏 。医生手边任何急救药物都没带 。当他决定注射强心剂奔回医务室去取药时,医务室也正在燃烧,什么药品也抢救不出来了 。窒息过久,急救无药,冯玉祥宣告不治 。
冯玉祥和他的幼女冯晓达,3名苏共中央委员以及200多名乘客的生命留在了那个遥远的黑海 。
1948年9月5日,苏联《红星报》最后一版不显眼处,刊登了一条塔斯社的快讯,标题为《胜利号轮船发生不幸》:“傲德萨9月4日电:八月初,胜利号轮船从纽约启航,驶往傲德萨……因处置不慎,致使电影胶片着火,船在途中发生火灾 。有人员伤亡,死者中有冯玉祥元帅和他的女儿 。
该船已被带至傲德萨 。调查仍在进行中 。”报道称“电影胶片着火”致使不幸 。报道还说,装殓冯玉祥遗体的灵柩已空运到莫斯科,按照元帅遗孀的愿意,遗体已被火化 。死者的几名家眷、苏军和社会代表参加了葬礼,死者享受到了阵亡军人的待遇 。
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接见了李德全 。他说:苏联政府愿意承担几个孩子的全部教育责任,直至完成学业,以此表示苏联政府对这一重大不幸事件负责 。对于冯玉祥之死,美国国务院拒绝评论,宣称:“蒋总统因冯玉祥之不忠行为,已于本年1月间撤销其政府职务 。”
1948年底,李德全回到东北,在黑龙江哈尔滨电台发表长篇广播讲话,号召原西北军官兵“应当继承冯将军遗志,不要给蒋介石政权效力,掉转枪口,同人民解放军一道,打击蒋介石军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德全先后担任卫生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苏友协总会副会长、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红十会会长等 。
冯玉详遇难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高层,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士均发唁电 。在冯玉祥逝世周年纪念大会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都亲自书写挽联 。毛泽东挽词:“冯玉祥将军逝世谨致悼意 。”周恩来挽词:“纪念冯玉祥将军的最好办法是坚决地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朱德题写挽词:“焕章将军千古:为民主而牺牲 。”
1953年,冯玉祥的骨灰被安葬在泰山,其两次息影之地 。安葬仪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题写了挽联 。郭沫若题墓壁“冯玉祥先生之墓”,中间嵌有冯玉祥鎏金铜像,并刻有1940年5月所写自题诗 。
文革中,泰山的名人遗迹被破坏殆尽,但是冯玉祥的墓没有遭到破坏,虽然有人上山砸墓,但是泰山附近的村民自发拿着木棒护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