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时务者为俊杰──细谈南郡防卫之役太守的应对
一、前言建安二十四年,正逢关羽征伐襄樊,吕蒙展开偷袭荆州,趁虚而入 。
二、战前局势
(一)荆州守备:
1军队:关羽北伐樊城时,没有全数出兵,特意布署部分守卫士兵留驻,主要防范吕蒙抄杀后路,这点连吕蒙自己都意识到关羽的防人之心:「(关)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吕)蒙图其后故也 。」(1)
2情报网络:关羽设置江边屯候,以便通知关羽知悉荆州的一举一动,万一南郡遭受袭击,关羽就回军协防 。
(二)守将及城池:
1南郡:由麋芳任职之南郡太守所留守 。麋芳为麋竺之弟,祖先擅于货殖买卖,家财可达巨亿,在吕布击破刘备时,还曾大力鼎助刘备「奴客二千、金银货币以助军资」等(2),麋竺之妹也成为刘备的麋夫人,就此政治婚姻关系而言,麋家兄妹不但是刘备的赞助金主,也沾得上刘备的外戚或国舅,足见麋芳的政治地位稳固,而且个人武艺「皆便弓马,善射御云」(3),算得上作战武将 。
2公安:由士仁将军守卫 。最初,周瑜曾分长江南岸地给刘备,刘备特地于油江口树立营寨,改名为公安,招揽不少刘表吏士(4) 。建安二十年,吕蒙袭夺长沙、零陵及桂阳三郡时,刘备曾引兵五万于公安,与关羽屯兵三万于益阳(5),互为犄角,准备向孙权开战,这是公安的战略地位 。中间隔着长江,南公安而北江陵,孙权若派兵欲袭南郡,必先经由公安,若是公安有任何动静,南郡江陵城正可蓄势以待 。
(三)孙权组织:
1吕蒙:自攻拔皖城,因功封为庐江太守,先接收鲁肃一万余人部卒,又领汉昌太守,虎视眈眈屯兵陆口拥兵相望(6) 。当时吕蒙自称疾病缠身,但是若从「兼知医术,请以自随」的虞翻随军照护(7),加上后来「封爵未下,会(吕)蒙疾发」(8),打胜仗后就立刻病死,从病发骤死之征兆,推测吕蒙之病果为真病也不为过 。
2其它各将:包括陆逊、朱然、潘璋、诸葛瑾、孙皎、孙桓、蒋钦、全琮及虞翻等皆参予偷袭关羽的计划 。
三、战术推演
(一)托病以诱撤兵吕蒙「遂称病笃」(9),打算身还建业治病,暪天过海骗过关羽,误使关羽放松对荆州的守备 。若是关羽能把守军调往前线,南郡可因军备空虚而有机可趁 。万一不能和平逼降而起冲突,吕蒙所要面对的荆州兵卒也比较少 。
(二)遮其耳目关羽沿江设置警哨,正是为了监视敌情以及通报来袭,若欲偷袭得逞,必须以不打草惊蛇的方式使卫兵失其效用 。吕蒙打算「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10),原先孙权与刘备友好联盟,不比与曹魏之间的敌对,吕蒙可籍着平常往来通商的便利,利用商人的身分而欺身擒绑卫兵 。
(三)遣使说降先文攻,后武吓,晓以利害,逼用强权 。建安五年,孙权屠城皖城;建安十三年,荆州东方重镇江夏先被孙权屠城(11),赤壁之战又多死荆州水军,建安十四年围攻荆州南郡,城内军民不乏死伤惨重,厌战求和的荆州军民未必坚持意志死战到底 。况且吕蒙使用精兵掩进,万一双方翻脸就动手开打,用兵偷袭不只靠说得调略,更有破城屠城的实力 。
(四)猎捕关羽占据关羽撤退可能路线而追杀,孙权除了派吕蒙直攻公安与南郡江陵城两城,另外布下天罗地网而务求包围(12),目的在围堵关羽回师南郡 。吕蒙招安计谋奏效,顺利诱降来归,荆州兵卒虽被一时巧骗,若是被关羽逃脱,又以大军卷土重来时,这些荆州兵的忠诚度未必仍效忠吕蒙,最好迅速斩杀关羽,避免夜长梦多 。
四、实战经过
(一)调兵行军与情报虚实由于吕蒙是真病,因此不用托病也能表现得疾伤不振,而此一情报导致关羽守备掉以轻心 。而樊城前线又面临于禁及庞德的援军(13),与樊城城内的曹仁互为夹击,关羽进退两难,故不得不调动南郡的守军,赶赴樊城驰援(14) 。吕蒙得知南郡兵力空虚后,开始进行长征计划 。顺利防堵斥候、浇熄烽火,关羽仍不知吕蒙偷袭,而公安及南郡已被夺根 。
不过关羽的作战速度迅速,俘虏于禁及斩杀庞德后(15),还收得战俘三万余人(16),连同看守护军队,关羽命此胜战军团立刻护送俘虏回诣江陵(17),因此也填补先前因听信吕蒙有病而调兵前往樊城的兵卒,等于是南郡江陵城仍有大军守备在城,回补先前的空虚 。
吕蒙的白衣渡江战术虽然成功,但是关羽也迅速调动部队回防,因此吕蒙偷袭战术的意图落空 。
(二)说降求和
【识时务者为俊杰──细谈南郡防卫之役太守的应对】1守城条件:南郡江陵城是有名的坚城,昔日周瑜(18)、程普(19)、吕蒙(20)、甘宁(21)、凌统(22)、周泰(23)及韩当(24)等人挟赤壁之战之余威,以江东数万联军展开包围南郡,历时一年多都才能逼迫守城魏将曹仁撤退(25) 。十年后吕蒙再次攻击南郡,阵容已不比当年与周瑜、程普、甘宁、凌统及韩当等联军,只有吕蒙单将攻击 。陆逊、朱然、潘璋及诸葛瑾等人则是展开包围猎捕关羽,并不参与攻城 。
推荐阅读
- 细谈晚清最大绯闻 慈禧曾下嫁李鸿章 ?
- 元朝末代皇帝被朱元璋谥为顺帝?识时务者为俊杰
- 细谈 林冲竟是如此之人 胆小无能懦弱怕事
- 为啥用“识时务者为俊杰”和“良禽择木而栖”很少能说服别人
- 一次青海行,从此青海人,一生青海情──中组部、团中央来青博士服务团20周年综述
- 我省编印《心路──我的援青故事》
- 绿化,高原永恒的主题──2018年青海春季植树造林综述
- 绿化,高原永恒的主题 ──2018年青海春季植树造林综述
- 让养老成为幸福的话题──西宁市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纪实(上篇)
- 让养老成为幸福的话题 ──西宁市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纪实(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