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八事变中的积极应对 主力第五军驰援上海( 三 )


2月18日,蒋介石再电张治中、俞济时,要求第五军与十九路军加强团结,切莫因争战功而闹不愉快:“抗日为民族存亡所关,绝非个人或某一部队之荣誉问题,我前方将士应彻底明了此义 。故十九路军之荣誉,即为我国民革命军全体之荣誉,绝无彼此荣誉之分 。此次第五军加入战线,固为敌人之所畏忌,且亦必为反动派(指反南京中央政府者)之污蔑,苟能始终以十九路军名义抗战,更足以表现我国民革命军战斗力之强 。生死且与共之,况于荣辱乎何有?望以此意切实晓谕第五军各将士,务与我十九路军团结奋斗,任何牺牲,均所不惜,以完成革命之使命为要 。”
同日(18日),日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向蔡廷锴发出最后通牒,该通牒的要求已经超过南京囯民政府所能容忍的限度 。囯民政府外交部乃表示:“中国在沪驻军,为保卫 中国土地计,迫不得已,亦惟有从事自卫,奋斗到底而已 。” 蒋介石同意中 央驻蚌埠的4队飞机、留江西的2队飞机,全数连同广东方面支援上海的飞机飞沪参战 。
2月21日,蒋介石调第14军卫立煌部第10师(师长李默庵)、第83师(师长蒋伏生)星夜兼程入浙增援沪战,同时命陈诚第18军,如不得已,先击退红军对赣州的攻打后迅速增援上海 。
2月22日,蒋介石致河南省主席刘峙,命令驻河南的第1师胡宗南部自当夜起秘密启程,“每夜只开一团至两团为止,到滁州与浦镇间各车站下车,徒步行军至江边过江” 。24日,蒋介石再次命令第1师务必在27日前抵达浦镇 。
2月23日,蒋介石下令第9师(师长蒋鼎文)3月3日前星夜兼程集中至杭州,不得有误 。
2月25日,蒋介石令浙江省主席鲁涤平在乍浦、镇海、温州等地加强防务,严密警戒 。同日,鉴于浏河一带河岸适宜日军登陆,蒋介石特地致电嘱咐十九路军,注意浏河方面防务,应准备3团兵力 。(《蒋总统秘录》第8册第167页)
2月26日,因前几日庙行大捷,蒋介石致电张治中、俞济时:“各师经费与给养品尚足用否?……自经二十二日庙行镇一役,我国我军声誉在国际上顿增十倍,连日各国舆论莫不称颂我军精勇无敌,而倭寇军誉则一落千丈也 。望鼓励官兵奋斗努力,并为我代为奖慰也 。”
同日,下令驻浙赣边界的第36旅(旅长戴岳)调沪杭沿线东侧地区,以资戒备 。
2月27日,蒋介石下令第14军军长卫立煌所部第10师、第83师“尽数乘民船秘密东下至荻港以东、芜湖以西登岸候令” 。
2月29日,原驻蚌埠、一二八事变后调至南京镇江附近的第47师(师长上官云相)之第4团抵达昆山 。3月1日,47师主力齐集昆山,并于当晚驰赴嘉定、太仓间增援 。
3月2日,因日军于浏河登陆攻击我军侧背,十九路和第五军被迫撤退至第二防线,蒋介石致电指示蒋光鼐:“现军既移至南翔、嘉定、太仓一带,为便于长期抵抗起见,急应构筑预备阵地,以资准备 。”
3月3日,第9师先头部队抵达常山;4日,第9师、第10师部队抵达杭州 。
淞沪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任命陈铭枢担任京沪铁路方面防卫,为左翼军总指挥,蒋鼎文为右翼军总指挥 。蒋鼎文率领第二军、第十四军自江西移师沪、杭,在川沙、枫泾、吴江构筑第一线阵地,并于嘉善、平湖、乍浦构筑第二线阵地,积极布防,策应十九路军抗战 。
【一二八事变中的积极应对 主力第五军驰援上海】3月6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推举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18日兼参谋总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