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梅妃江采萍简介 唐玄宗早期宠妃梅妃生平( 三 )


梅妃与唐玄宗已经多日不曾相见,据悉皇帝也非上朝,而另有原因…
梅妃觐见皇帝,写了一首诗送给玄宗,诗云:
撇却巫山下楚云,南宫一夜玉楼春;
冰肌月貌谁能似,锦绣江天半为君 。
训杨贵妃不顾人伦、抛弃夫君、攀附公公,又形容杨贵妃如月般圆硕、却自信迷诱皇帝不误正业,只顾享乐君恩、不劝谏、无视朝政… 。
雪覆梅
当然梅妃的讽刺诗并没有起到点醒谁的正面效应,反而激怒杨贵妃更嚣张变本加厉 。这首诗被杨贵妃知道后回诗到:
美艳何曾减却春,梅花雪里减清真;
总教借得春风草,不与凡花斗色新 。
诗中大意是,你修条但已是旧人、我肥硕但确是新人,你恃宠而骄、胆敢教训皇帝的事 。性情泼辣的杨贵妃并不就此罢休,时不时在玄宗面前数落梅妃的种种不是 。杨贵妃与梅妃成了并立于玄宗后宫的两株奇葩,如果说梅妃象一株清雅高洁的梅花,杨玉环则宛如一株艳丽富贵的牡丹,两人一瘦一肥,一雅一媚、一静一动,环肥燕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梅花一弄
又是梅花绽放的季节,唐玄宗漫步梅园,心中又一丝悲凉,梅妃淡雅的身影象一阵清风似的拂入他的心头 。今晚,正好杨贵妃不在 。夜深人静时,密遣贴身小太监 。用梨园戏马到上阳东宫安请梅妃 。见到略带惊慌的小太监,梅妃有些吃惊地问道;“既然是陛下召见,为何要深夜暗中而来?”小太监嗫嚅地回答:“想必是担心贵妃娘娘知道”梅妃对此大惑不解,心想:“堂堂一国之君,召见嫔妃是名正言顺的事,深夜密召,躲躲藏藏,为何如此怕那个肥婢?”虽然梅妃虽然委屈,但经不住对玄宗的思念,还是梳洗打扮了一番,乘马来到了翠华西阁 。两人一见,恍若几十载,梅妃更见消瘦但益显清雅,玄宗更显苍老了,被棒打的鸳鸯相拥在一处 。玄宗轻怜蜜爱,梅妃关切备至…
冬风狂雪
唐玄宗与梅妃甜蜜的忘了时间…内侍惊报:“贵妃娘娘已到阁前,如何是好?”唐玄宗闻报一阵惊慌,连忙穿衣起身,抱起梅妃,把她藏到屋内夹墙中 。杨贵妃不待宣召,推门而入,劈头问玄宗:“梅妃在何处?”玄宗假装若无其事地回答:“不是在上阳东宫吗?”杨贵妃接着狡黠地说:“何不宣来,我们一同到温泉沐浴”皇帝说:“这个女人已经被赶走了,不要跟我们一起去 。”太真语气更加坚决,皇帝眼睛却看向别处,不想回答她 。杨太真大怒,说:“这里杯盘狼藉,床底下有女人丢下的鞋,夜里是谁陪陛下睡觉,让陛下到日出还不上朝?陛下去见群臣吧,我就在这里等陛下回来 。”皇帝十分狼狈,拉起被子,脸朝里又躺下了,说:“朕今天不舒服,没有办法上朝” 。杨太真气得不得了,拿出看家本领,装痴卖娇,号啕大哭 。堂堂君王竟被如此恶妇刁难的尊严扫地,唐玄宗气不打一处来把杨贵妃第一度赶回娘家 。
皇帝马上再到那个隐藏的地方找梅妃,她却已经被小太监送出去,叫她走回东宫去了 。皇帝气得要命,就把那个小太监杀了 。叫人把梅妃留下的鞋子和头上插的钗饰封起来送去给梅妃 。
梅妃问使者说:“皇上是坚决不要我了?”使者回答说:“皇上并不是抛弃妃子,实在是怕太真撒野 。”梅妃苦笑说:“怕因为爱我会惹胖丫头不高兴,这不是等于抛弃我吗?”
天宝五年(公元746年)记载,杨贵妃为玄宗所宠爱,乘马时则宦官高力士执辔授鞭,织绣之工专供贵妃院者至七百人,中外皆趋炎附势,争献器物服饰珍宝,岭南经略使张九章与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史王翼,因所献物精美,九章加三品,翼入为户部侍郎,天下因是从风而靡 。民间有歌曰:“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门楣 。”贵妃欲食生荔枝,每岁命岭南驰驿送之,及至长安,色味不变 。几天后,出使岭南的人回来,从梅妃眼前策马飞奔而过,不久太监尖锐的声音高喊:“藩国使者给杨贵妃进贡荔枝来拉”…梅妃一看,心里难过想起以前“星夜兼程,送奇梅百品到长安晋献的场景”不禁哽咽流下了眼泪 。
梅花二弄
寒暑交替不知过了几度 。梅妃还是放不下玄宗,拿一千两黄金送给高力士,请他找一个文人,像司马相如作《长门赋》那样写一篇诗赋,想用来打动皇帝的心 。(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被贬到长门宫,黄金百斤聘请司马相如做赋《长门赋》,表达自己的悲凉之情,打动汉武帝,重获宠爱)高力士正在讨好杨太真,而且也怕贵妃势力,就告诉梅妃,没有人会写赋 。梅妃就自己写了一篇《楼东赋》 。主要内容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