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好心询问唐太宗病情 为什么反被赐死?
亲贤臣 , 远小人 , 是历来明君的治国之道 。可唐太宗竟然表示 , 即便有奸佞 , 也不可用“钓鱼”之法去之 ,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唐太宗登基之后 , 为了表示忠诚 , 经常有很多人提意见 。有一位大臣就上书说 , 希望太宗能够远离奸佞 。太宗就问:“到底谁是奸佞呢?”这位大臣也挺滑头的 , 不肯直接说出别人的名字 , 他说:“我常年居住在乡野 , 不能准确的了解大臣们 。不过有个很简单的测试方法 。希望陛下您和大臣们说话 , 假装生气 , 看看大臣们的反应 。如果能够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屈服的 , 就是正直的大臣;如果害怕而顺从您的意思的 , 就是佞臣啦 。”这位本以为自己提出的方法很高明 , 没想到太宗皇帝一听脸沉了下来 。太宗说:“君王和臣子就像河流的源头和支流一样 , 要是源头都是浑浊的 , 怎么能奢望河水清澈呢?皇帝自己都奸诈 , 又怎么能希望臣子正直呢?我向来以诚心来治理天下 , 以前我看到前朝的君王喜欢玩弄一些伎俩来对待他的臣子 , 我心中是很看不起的 。你的建议虽然好 , 但是我不会采纳 。”
【大臣好心询问唐太宗病情 为什么反被赐死?】唐太宗此番话 , 可谓义正词严 , 不但是这位大臣哑口无言 , 想必凡是听到了这个故事的臣子都会感慨自己得遇圣君 , 而山呼万岁吧 。
确实 , 唐太宗对待臣下颇为真诚 , 比如对待其他势力归降的将领 , 像尉迟恭 。但是否唐太宗真的就不玩弄手段 , 什么都是光明正大、以诚相待呢?
也不尽然 。
在太宗朝曾经有一位和魏征一样 , 深受太宗信任的官员 , 就是曾经担任尚书右丞、黄门侍郎的刘洎 。太宗曾经高度评价刘洎 , 以为其“性最坚贞” , 甚至在自己远征高丽 , 以太子监国的时候 , 任命刘洎为主要的辅佐大臣 , 可见太宗对刘洎的信任 。可是太宗的宽容、真诚是有底线的 , 这个底线就是不能触犯自己的皇权 。
太宗远征之时 , 得了毒疮 , 病势危机 。刘洎听到了消息之后 , 担忧的说:“疾势如此 , 圣躬可忧!”陛下的病这么严重 , 我好担心陛下的安危啊 。这本是忧国忧君的肺腑之言 , 可是 , 因为褚遂良和刘洎关系不和 , 在回禀太宗时就刻意歪曲 , 说刘洎在暗示唐太宗命不久矣 , 并且说 , 刘洎经常讲 , 国家的事情不用担心 , 只要用心辅佐幼主 , 像伊尹、霍光一样 , 如果大臣之间有人有反对意见杀掉就可以安定了 。本来这件事情并不难查清楚 , 可是太宗一听到此事 , 也不问究竟 , 就下旨命令刘洎自尽 。为何太宗为如此失去理智呢?
作为君王 , 最难处理的就是继承人的问题 。当年大哥李建成和自己的是是非非 , 就已经是唐太宗一生的痛 。而对于自己的太子 , 也是几废几立 。即希望太子能够贤德拥有大臣的支持 , 又不能容忍太子结交大臣 , 形成党派 , 威胁到自己的位置 。如果对于自己的儿子 , 还会有所保留 , 有那么一丝温情 , 对于那些有反叛迹象的大臣就毫不客气 , 甚至绝对不能容忍了 。是以 , 当听说刘洎想把持朝政 , 意图来做伊尹霍光的时候 , 唐太宗不经过详细调查就赐死刘洎 。
以前看安禄山的传记 , 看到这样一则文字 。说安禄山此人貌似愚鲁 , 其实极为奸诈 , 很会讨玄宗皇帝欢心 。曾经 , 玄宗带着安禄山去见太子 , 安禄山见到太子竟然不下跪 。左右的人都催促安禄山 , 可安禄山却站着说 , 我是胡人 , 不懂得朝中的礼仪 , 不知道太子是个什么官职 。玄宗皇帝笑着说 , 太子啊 , 就是在朕百年后代替朕来统治你的人 。安禄山说 , 我太愚蠢了 , 过去只知道陛下一个人 , 不知道还有太子啊 。这时候安禄山才下跪 , 脸上还满是不情愿的神色 。
可以想见 , 太子李亨此时肯定气得半死 , 但是畏惧父皇的威势 , 也不能发作 。可玄宗一听乐开了花 。虽然每天有很多人说如何如何效忠玄宗 , 可没有一个人像安禄山这么真诚 , 这么实在 。做皇帝那种高高在上 , 与众不同的感觉让玄宗很满足 , 很幸福!而安禄山呢 , 这么说确实会得罪太子 , 可是自己的富贵掌握在玄宗的手中 , 加上玄宗身体好着呢 , 等到太子登基还不知道猴年马月 , 还有安禄山不久就图谋兵变 , 才不会去在乎李亨的感受呢?
推荐阅读
- 太平公主情史 太平公主与三名朝中大臣有私情
- 北宋大臣范雍体恤百姓 建议火烧皇宫
- 三国演义中为什么蜀国文武大臣都死得早
- 西汉后期大臣孔光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孔光
- 刘备为何挑选李严和诸葛亮一起做托孤大臣?
- 东汉末年大臣王允简介 王允是如何而死的?
- 西汉初年大臣王陵生平简介 王陵是怎么死的
- 明代最长寿大臣历经九朝活到九十八
- 荒淫皇帝高洋:喜欢裸奔乱交 将大臣爆菊而死
- 古代上朝想上厕所怎么办?大臣嘴里含东西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