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普通的麝月如何当上贾宝玉通房大丫头的( 二 )


芳官因为干娘欺负她 , 袭人过问不了 , 晴雯跟她吵也没争出个高低来 , 袭人便请麝月出马 , 麝月果然不负众望 , 几句话就把芳官的干娘摆平了:“你且别嚷 。我且问你 , 别说我们这一处 , 你看满园子里 , 谁在主子屋里教导过女儿的?便是你的亲女儿 , 既分了房 , 有了主子 , 自有主子打得骂得 , 再者大些的姑娘姐姐们打得骂得 , 谁许老子娘又半中间管闲事了?……你们放心 , 因连日这个病那个病 , 老太太又不得闲心 , 所以我没回 。等两日消闲了 , 咱们痛回一回 , 大家把威风煞一煞儿才好 。宝玉才好了些 , 连我们不敢大声说话 , 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叫的 。”
从麝月参与的两次大战中可以看出 , 麝月之所以比袭人更泼辣 , 是因为她胸怀比袭人宽广 。而她之所以能够据理力争 , 不是就事论事 , 而是从贾家的主仆、等级礼秩上去论理 。这是很符合麝月身份的 。麝月在怡红院里严格遵守贾家的规矩 , 属于二等大丫头 , 或者说是怡红院的二级公民 。平日里小心处事 , 既要维护好自己身份 , 又不要保证自己不抢头功 , 占一级公民的向上爬的通道 , 因而低调做人 。正因为贾府内的等级分明 , 麝月才拿起等级的武器自卫 , 自然是无懈可击 , 旗开得胜了!从几件小事上 , 也可以看出 , 麝月的做人:心宽、厚道、低调、泼辣 。她对贾家的一切 , 一直看得明明白 , 所以不露声色 。只要不是天塌地陷 , 谁也别想从麝月的口里套出什么东西来 。麝月的心计 , 不亚于宝钗 , 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 。
袭人在背后算计晴雯 , 在王夫人面前打小报告 , 将怡红院丫环们与宝玉私下里的玩笑话都说给了王夫人 , 结果王夫人撵走了晴雯 , 以至于使晴雯冤死 。贾宝玉在王夫人处一路来 , 一路寻思 , 忍不住质问袭人:“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 , 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红楼第七十七回 , 怡红院遭到了王夫人的抄检和洗劫 。撵走了晴雯、蕙香 , 又打发了几个唱戏的姑娘……脂砚斋评这一回说:“一段神奇鬼讶之文不知从何想来 , 王夫人从来未理家务 , 岂不一木偶哉?且前文隐隐约约已有无限口舌 , 谩谰之谮原非一日矣 。若无此一番更变 , 不独终无散场之局 , 且亦大不近乎情理 。”
王夫人自晴雯死后 , 看到宝玉得了一场重病 , 心里有些后悔 。王夫人毕竟不是傻子 , 又是吃斋念佛的人 , 怎么不会悟出其中的破绽呢?贾宝玉得病后 , 母子二人能不谈心吗?从袭人的结局上看 , 她在王夫人面前的大红大紫 , 还是最终结束了 。尤其是嫁给了戏子蒋玉菡 , 很明显这个婚姻不是从贾家赎身之后嫁的 , 而是被贾家撵出去才嫁的 。试想 , 袭人家里并不贫穷 , 哥哥嫂子待她也不错 , 怎么会将她配给戏子呢?要知道古时候戏子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 。
袭人终究还是聪明反被聪明 , 晴雯倒了 , 她也有点自不量力 。虽然红楼第三部没有完全符合作者意愿 , 但是袭人感觉到宝钗心机太重 , 而后又突然力挺林黛玉 , 必然是不会讨到王夫人好的 , 这个情节也具有合理性 。众人散去 , 只剩下麝月坚持到了最后 。袭人临嫁前 , 对贾宝玉说:“好歹留着麝月” , 然而麝月与宝钗的命运一样 , 好景不长 , 终被贾宝玉遗弃 。
红楼中麝月的出场不多 。但是只有要麝月出场 , 几乎都是重头戏 。麝月几乎是贾宝钗的翻版 , 平日里藏拙示仁 , 不言不语 , 但是一旦站出来 , 又厉害得不得了 。因而 , 麝月的心机比袭人还重 , 而城府跟宝钗一样深 。麝月可以说是无为而为 , 结果在晴雯和袭人相争两败俱伤之后 , 摇身变成了一个成功的获利者 。宝钗与宝玉结婚后 , 麝就名副其实地成了贾宝玉的通房大丫头 。只可惜这位通房大丫头在贾宝玉的心目中 , 既超不过袭人 , 更比不上晴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