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贾南风玩弄男宠后全部杀掉是真的吗?( 二 )


三月十九日,晋惠帝司马衷召汝南王司马亮任太宰,与太保卫瓘同时掌权辅政 。楚王司马玮被封为卫将军,直接掌握宫廷卫戍 。
司马亮和卫瓘都是十分敢于做主的人,但在他们处理政务的时候,遇见了刚愎横暴、喜爱诛杀的司马玮 。当然,自从贾后出现在宫中,卫瓘就是和她对着干的,由他来主持朝政,贾后几乎干涉不了任何事物 。于是,她主动向司马玮示好,聘任他担任太子少傅 。
此时,汝南王亮奏请诸王还藩,就是离开京城洛阳,各自回到自己驻地,卫瓘积极赞同,这是最为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
此事,第一个反对的自然是“诛杨”有功的楚王玮 。
在此种情况下,贾后深思熟虑,决定展开一场大的行动,巧设连环计,整肃朝廷,消除异己 。
六月,贾后直接出面诬告汝南王亮与卫瑾图谋不轨,让惠帝下诏给楚王玮,让他将汝南王亮与卫瑾等人免官 。惠帝对于贾后的话是听信的,于是准奏,下诏 。
楚王玮接到密诏后,连夜派兵包围了二人的府第 。汝南王亮被杀了个措手不及,没有来得及做任何抵抗就束手就擒 。
【皇后贾南风玩弄男宠后全部杀掉是真的吗?】楚王玮包围汝南王府之时,又命令弟弟清河王、侍中司马遐带人前往卫瓘府上去捉拿卫氏一家 。结果,一生效命朝廷的老臣卫瓘被杀,他的子孙有9人同遭毒手 。
一日之间,两辅政老臣死于非命,引起朝野震动 。
当时,很有名望颇有才华的大臣张华认为:“夜来楚王连杀两位老臣,必是矫诏擅杀,形同谋乱,罪在不赦 。为稳定局面,应立即召示诸军,解散军队 。”
贾南风事先并没有和张华沟通,此时见司马玮利用皇上“免职”诏书大肆诛杀,心理当然对司马玮的残暴担忧 。此时张华的议论,便认为十分有理 。她向晋惠帝报告说:“楚王玮拥兵作乱,罪大恶极,应杀之以谢天下 。”
惠帝对于诛杀朝中重臣和亲王也正不知所措,听贾后如此这般一说,认为有理,立即下诏将楚王捉抓归案,并处以死刑 。在尚书刘颂奉诏行刑时,楚王玮大叫冤枉:“我奉皇后之命,且有皇上密诏,一切均出于圣裁,说我擅杀实在冤枉!”但贾后巧作安排,楚王玮已经无法生还,结果仍被当成了替罪羊,身首异处 。
贾南风临机专断,把对手一个个除掉,丈夫晋惠帝被她控制在手心之中,从此开始了她的“专朝”时期 。贾南风决谋国政,大权在握,发号施令,国家颁布的诏令都要经由她的手,于是专制天下,威服内外 。
贾南风专掌朝政以来,虽然也是委任亲信,扶植私党,如同族兄长贾模、堂舅舅郭彰、姨表兄裴颁、父亲贾充的嗣子贾谧一并被委以政事 。但是,他对许多人才量才录用,打破了上品无寒族的局面 。
西晋司马氏建国,依靠世家豪门,形成了士族门阀政权,所谓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只要祖上是勋高品上,子弟就不愁仕途腾达,平流进取,坐至公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只要有一个高门望族的出身,一生就能高官任做,王侯待封 。
贾后用人就打破了这一规矩,在贾模、贾谧等人的支持下 。把庶族出身的张华任命为侍中,兼中书监,进入了中枢核心 。
张华,字茂先 。范阳方城 (今河北固安)人,自幼出身贫寒,曾以牧羊为业 。年长之后,博闻多识,儒雅有筹略,成为一介名士,深受社会的尊重,威望很高 。他力排众议,劝晋武帝定平吴之计,因功封为广武县侯,名重朝廷 。贾南风听说他出身寒门,才华横溢,又考虑到他进无逼上之嫌,退为众望所依,认为理应委以朝政,访以政事 。
由于张华尽心尽力辅佐朝政,弥缝补阙,使元康(291—299)年间的政治出现了一派相对稳定局面 。史书上评价说:虽当阎主(晋惠帝)、虐后(贾皇后)之朝,而海内晏然,乃是张华尽忠匡辅之功 。张华为了使贾后亲族太盛的情形有所收敛,曾作《女史箴》献给贾南风以作讽谏 。贾南风虽然妒狠暴虐,但她清楚张华的一片好心,所以也不怪罪他,反倒从心里敬重他几分,还将他晋爵为壮武郡公,官拜三公 。
纵观西晋历史,贾后执政的这段时间,是最为平稳繁荣的 。
在贾南风的支持和扶植下,贾谧聚集了一批名士和商农并重的财阀 。
这就是西晋历史上十分有名的所谓“二十四友” 。据《晋书·贾充传附贾谧传》载:这二十四友即渤海石崇、欧阳建,荥阳潘岳,吴国陆机、陆云,兰陵缪征,京兆杜斌、挚虞,琅邪诸葛俭,弘农王粹,襄城杜育,南阳邹捷,齐国左思,清河崔基,沛国刘瑰,汝南和郁、周恢,安平牵秀,颖川陈畛,太原郭彰,高阳许猛,彭城刘讷,中山刘舆、刘琨,形成了当时社会中的一大景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