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猜疑韩熙载夜宴有阴谋 招画家赴宴画出场景( 二 )
韩熙载
笔者探访,豪宅早已片瓦无存
豪门盛宴旷古绝伦,但笔者寻找戚家山之所在,却颇费周折 。如今的南京城,早已经没有戚家山这处地方,倒是建邺区有一处地名叫戚家村 。幸好历史又给了答案——《景定建康志》言:“戚家山在城南天禧寺(大报恩寺前身)东”,《南唐江宁府图》所绘戚家山韩熙载宅亦从雨花台蜿蜒而来 。笔者按图索骥,过雨花台立交桥,往雨花东路一路寻找,《韩熙载夜宴图》的画卷仿佛在眼前缓缓展开 。然而,轻歌曼舞却变成了车水马龙 。雨花东路梅岗往东的山坡上街巷纵横、屋舍栉比,再往上走就是高高的山壁了,另一侧山体则逶迤进入晨光集团 。晨光南门附近的一位老南京告诉笔者,这一代正是戚家山南麓 。但南唐韩熙载那座穷极奢华的豪宅早已片瓦无存 。
原来,在避祸投奔南唐之际,韩熙载曾对好友说:“江南若用我为相,必将长驱以定中原 。”可见这位来自北方的才子,具有很强的政治才能,投奔南唐也是胸怀大志的 。初到南唐时,韩熙载是敢作敢为,并且屡次直谏,很有唐朝大臣魏征的风范 。先主李昪启用他,中主李憬器重他,后主李煜对他的任用却是一波三折——从重用到弹劾,又到升任中书侍郎兼充光政殿学士承旨,基本上接近于宰相了 。然而,南唐国主却一代不如一代,畏难苟安、不思进取,且李后主的疑心尤其重 。最终认为南唐已经摇摇欲坠,韩熙载装出种种狂态:先是称病不朝,后来又辞去职位,在戚家山的官宅吟咏风月、纵情声色 。
然而,细看《韩熙载夜宴图》的5个场景中,韩熙载神色始终凝重,姿态也非常端庄,“早年北伐雄心在,老去南朝相与狂”的苦闷与悲哀,难以掩饰地流露于眉眼之间 。
死后敬重为谢安,赐葬雨花台梅岗
《韩熙载夜宴图》可谓是皇帝“偷窥”的“情报图” 。画后的历史也出现了两种传说,一说是,画家顾闳中给李煜后,后主提醒韩熙载,希望他振作起来,全力报效国家 。但韩熙载看了这幅画后,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 。还有一说是,李后主细看这幅长卷后,发现韩熙载的沉溺声色其实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抱负 。不管哪种是真实的,李煜都非常生气,决定把他逐出京城 。韩熙载慌了,立即上表请罪,奏称自己已经年老力衰,请求从轻发落 。李煜再三权衡,最后还是心软了 。尽管如此,夜宴图事件后一两年,韩熙载还是死去了 。
韩熙载去世后,李煜非常痛心,还大哭一场 。后主又命人为其选择墓地,后来将他埋葬在风景秀美的梅岗(亦称梅岭)东晋著名大臣谢安墓旁 。最终,李煜追封韩熙载为右仆射兼平章事,谥号“文靖”,将其等同于东晋宰相谢安;并令南唐著名文士徐铉为韩熙载撰写墓志铭,徐锴负责收集其遗文,编集成册 。这种待遇对于臣下来说,可谓荣耀之至了 。
民国《首都志》仍记载:雨花台“东有岭冈”,“名人葬其间者,有谢安、韩熙载等” 。然而,在雨花台风景区梅岗上,笔者却遍寻不到谢安、韩熙载之墓 。导游告诉笔者,梅岗曾是南京一景,有“香雪海”之称,与紫金山下的梅花坞是古代南京两大赏梅胜地 。但时光蹉跎,梅岗却被湮没;直至上世纪90年代末,雨花台风景区才复建梅岗,又种植了万株梅花 。而历史的冲刷下,韩熙载的墓早已无存 。
“一旦名人墓碑倒了,墓穴再被移平就找不到了 。”谈起南京名人的印记“消逝”,薛冰的话语中满是伤感 。作者:黄勇
推荐阅读
- 小周后与李煜有何关系?宋太宗为何侮辱小周后
- 南唐宫廷丑闻:大周后病重 李煜与小周后厮混
- 南唐的宫廷丑闻 大周后病重 李煜与小周后厮混
- 南唐后主李煜的祖先竟是唐宪宗之子李恪
- 李煜入宋后为何终日以泪洗面 因脸盆也被人拿走了
- 古代帝王为何“隔代亲” 宫廷里父子常互相猜疑
- 史上最变态皇帝宋太宗 侮辱李煜“小周后”
- 李煜和宋徽宗之间有关系吗 李煜的经典诗词有哪些
- 李煜的风流韵事 手提金缕鞋
- 李煜的偏爱扬州美女 两个皇后都是扬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