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制伏司马懿 客死诸葛亮 拯救三十万将士

蜀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四月 , 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拉开序幕 。诸葛亮亲自出征 , 并调派了征西大将军魏延、长史杨仪、征西将军姜维、前军都督张翼、讨寇将军王平、辅汉将军虎步监孟琰、将军马岱、司马费祎等将领参战 , 总兵力合计十万人 。曹魏在西北地区的总兵力已近二十万人 。双方在渭水一带展开激战 。
经过三个多月的征战 , 诸葛亮北伐大军未能深入西北腹地 , 反而在五丈原地区被司马懿团团围住 , 除了南面通往汉中的斜谷之外 , 东、西、北三面都有敌军的重兵把守 。诸葛亮命全军在五丈原一带驻扎 , 并分出若干军队士兵在兰坑与渭水南岸百姓一起开始屯田 。同时令大军多次向司马懿大军进行挑战 , 企图引诱对手出兵加以歼灭 。不料 , 诸葛亮的这一计划落空 。面对北伐大军的挑衅 , 司马懿命令:坚守不出 , 不予理会 。渭水一带岁云集数十万大军 , 但却没有发生丝毫战事 , 这让诸葛亮非常焦虑 。
一天 , 诸葛亮想出一条计策 。他派人来到司马懿军营 , 说是送给司马懿一份礼物 。司马懿及曹魏将领们一看才发现 , 这份礼物竟然是女人使用的头巾、发饰和衣服 。这分明是在嘲笑司马懿如女人般只知道躲在闺房中打扮 , 不敢像个男子汉一样勇敢作战 。曹魏将领们见状 , 气愤不已 , 纷纷请战 。司马懿面带怒气 , 立即向将领们表示 , 自己将立即上奏魏明帝曹睿 , 请求与众位将领们一起出战杀敌 。
不久之后 , 魏明帝曹睿派来了一位大臣亲临前线 。这位大臣名叫辛毗 , 是曹魏政权的三朝元老 。魏武帝曹操时期 , 他历任议郎、丞相长史等职;魏文帝曹丕时期 , 他又是当朝侍中;到了魏明帝曹睿当政 , 辛毗又被晋封为颍乡侯 。此次 , 曹睿令辛毗为大将军军师 , 专门前来督军 。这位辛大人有个突出的特点:脾气倔 。只要他认为是对的 , 无论是同僚还是皇帝 , 他照样敢顶 。曹丕和曹睿都领教过他的厉害 。
诸葛亮连番羞辱 , 曹魏将士心头早就憋了一口恶气 。得知皇帝的使臣来到前线 , 曹魏主战的将领们立即找到辛毗 , 强烈要求出战迎敌 。但辛毗坚持原则 , 予以言辞拒绝 。将士们心中不服 。再次找到司马懿请战 。司马懿沉着脸 , 一句话不说 , 只是抬手指了指辛毗住处门口立着的一个竹竿 , 摇摇头 。全军将士定睛一看 , 心中发凉 。十万杀气腾腾的将士立即没了脾气 , 只好乖乖地呆在各自的营房 , 再也不敢言战 。
【曹魏:制伏司马懿 客死诸葛亮 拯救三十万将士】原来 , 在辛毗营房的门口立着一个高约一米八的竹竿儿 。上面还束有用牦牛尾制作的三重节旄 。
这是个什么东西让曹魏将士哑口无言呢?可别小瞧这根竹竿 , 这个物件叫节 。在汉代 , 凡是有官员手拿这个节 , 就如同皇帝亲临 , 象征着皇权 。这叫做“持节” 。辛毗除了被授予大将军军师之外 , 曹睿还特别给了他这个节 。作为“持节”大臣 , 辛毗的权力可不小 。在和平时期 , 持节大臣可杀没有官位的士民 。像现在这样的战场 , 辛毗不仅可以直接代表皇帝发布命令 , 同时也可斩杀两千石以下的官员 。加上这老头脾气倔 , 弄不好已发火真的动刀子 , 那可就麻烦了 。眼看主帅司马懿都被辛毗给“制服”了 , 从此之后 , 曹魏大军全军整肃 , 听从辛毗的调度 , 没人胆敢抗命 。
不仅曹魏这几十万大军没了脾气 , 对面的十万蜀汉将士也变得愁眉苦脸 。征西将军姜维姜维一语道破了辛毗的来意:“辛毗奉命而来 , 只怕敌军更加不会出战了 。”
诸葛亮随后向将领解释道:“司马懿本来就无心作战 , 之所以上奏要求出战 , 仅仅是为了向部下表达自己敢于作战的决心而已 。古人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如果司马懿真的想与我军决战 , 哪里还用得着不远千里向曹睿请战呢?他这是装的!”
不过 , 对于辛毗的到来和司马懿的避战 , 诸葛亮仍不甘心 。七月间 , 他派人给司马懿下战书 。没想到司马懿对于是否迎战避而不谈 , 反倒不停地询问诸葛亮的睡眠、饮食、公务之事 。使者介绍道:“诸葛丞相早期晚睡 , 凡是二十杖以上的责罚 , 他都要亲自批阅 。每天饭量不到几升 。”等使者走后 , 司马懿对手下表示:“诸葛亮事无巨细 , 事事亲力亲为 , 进食又少得可怜 。这样的状况他还能活多久!”使者走后 , 司马懿再度重申:禁止曹魏将士出兵迎战 。至此 , 整个渭水战场更加平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