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官竟然还有收据 清政府卖官还有收据?
日前湖北一赵姓市民在家中偶然发现了一份“买官收据” , 上面写着清宣统元年(1909年)“正实收” , 据赵先生说 , 其祖上秀才赵文菴凭借买官先入国子监读书 , 之后入仕途做官 。
赵先生介绍 , 这张“买官收据”是他在整理家谱时意外发现 。经测量 , 该收执长58厘米 , 宽28厘米 , 为棉纸质地 , 正上方有“正实收”三个大字 。内中文字排列整齐 , 清晰易辨 , 详细记载了赵文菴给湖北灾区捐款的缘由、银两等内容 。
该“正实收”记载 ,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 , 湖北多地遭受水灾 , 灾民缺衣少粮 。湖北筹办赈捐总局“按照四川、山东、湖南等省开办赈捐所有虚衔” , 接受了赵文菴捐出的白银四十三两二钱 。其落款时间为宣统元年十月初八 , 由河南候补道黄劝办所发 。
采访人员看到 , 该“正实收”分为存根和正页 , 且盖了骑缝印 , 上面注明了买者籍贯及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的姓名 。按“正实收”上所写 , 赵文菴时年28岁 , 他以秀才捐监生 , 获得进入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资格 , 再由此步入仕途 。
【买官竟然还有收据 清政府卖官还有收据?】长阳县档案馆纪委书记覃干介绍 , 清朝中后期 , 由于战争不断 , 内外交困 , 清政府财政空虚 , 买官卖官被当做增加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手段 。至光绪、宣统年间 , 清政府为了“薄利多销” , 甚至将官位打折出售 , 进行监生、吏典的买卖 。
覃干表示 , 因为清末买官的人很多 , 为避免有些官员中饱私囊 , 清政府统一印制了收据 , 将有关规定和所捐银两数量写上 , 这个“买官收据”就被称为“正实收” 。“‘正实收’对了解当时的历史 , 特别是研究当时的吏制有其重要的价值 。”覃干说 。
推荐阅读
- 明代画家吴伟 一介乞丐竟然也能成为“画状元”
- 倚天屠龙记赵敏原型 竟然嫁给朱元璋次子?
- 你做梦也想不到的“梁祝”竟然是这样写成的
- 日本人最想盗挖的中国帝王陵 竟然是他?
- 她是谁?六十多个妻子中的一个竟然这么厉害
- 温峤娶妻的故事 为娶表妹竟然自己做月老
- 西游记秘闻 高贵的王母娘娘竟然也玩出轨
- 司马懿最畏惧的人竟然是他的妻子张春华?
- 宋仁宗的皇后竟然是大街上淘来的
- 《清明上河图》竟然泄露了北宋军事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