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朝的东林党首因何慨叹“读书无用”?
世所共知 , 东林党领袖杨涟惨死于阉党党首魏忠贤手下 。他在明知必有一死时 , 对子孙发出“读书无用”的遗言(原文:“吾儿 , 从速回去 。切记!往后万莫再读书 , 当以我为戒”) 。
东林党 , 明代中晚期知识分子精英群 。作为东林党领袖 , 杨涟可谓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
为什么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 嘱咐后代不读书?
读书识字 , 在明朝不仅是入仕的必需 , 而且也是地位的象征 。
明太祖朱元璋开国伊始 , 明确规定宦官不得读书识字 。他之所以这么做 , 是因为忌惮宦官乱政 。从文化水平上将太监固化在底层 。
基于太祖遗训 , 明朝前期宦官地位很低 , 根本不是那些文化人——科举起家的官员对手 。
然而 , 到了中晚期情况起了变化 , 虽然太监依旧不能读书 ,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参政议政 。
魏忠贤是个地道文盲 , 但他以皇帝玩伴起家 , 从万人之下爬到万人之上 , 作为明熹宗的第一玩伴 , 魏忠贤淘汰了彼时股肱之臣左光斗、知识分子领袖杨涟 。
虽然魏忠贤不识字 , 但他在与东林党人的斗争中不处下风 。在丑化死对头东林党人领袖人物方面 , 他独具匠心 , 以《水浒传》中梁山人物对号入座 , 大刀杨涟、青面兽左光斗 , 在侮辱对手的同时 , 还扣上草寇的屎盆 。一石二鸟 , 毫不逊色 。
【揭秘:明朝的东林党首因何慨叹“读书无用”?】而大知识分子杨涟、左光斗的虽然博学多才 , 但在整人方面 , 绝对歪不过魏忠贤 。在与魏忠贤的决斗中 , 他们失算加轻敌 , 导致东林党在阉党斗争中处处被动 。
东林党人在被阉党诬陷严刑拷打时 , 包括左光斗在内 , 为免受皮肉之苦活活打死的危险而屈打成招 , 他以为招了就没事了 , 到后来“法定程序”时 , 还有辩白的机会 。谁知对手在玩人上绝非等闲之辈 , 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招了之后就在牢中将人整死 , 不留一丝机会 。
为人清廉正直的杨涟、左光斗 , 读圣人之书孜孜不倦 , 但在现实中却不善“统战”工作 , 不仅在“亲君”上刻板无为 , 而且没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这是所有大知识分子的短板、东林党人的弱点 , 于是使皇帝与中间分子都跑到了敌人阵营 。
皇帝是宦官的根 , 阉党pk东林党 , 最终的裁判是皇帝 。魏忠贤牢牢抓住了朱由校这个根脉 , 自然是胜算最大 。魏忠贤与杨涟 , 谁离朱由校更近是不言而喻的 。杨涟才华再高 , 也不如魏忠贤与朱由校的零距离 。
这是中国仕途典型的逆淘汰游戏 , 胜出者靠的不是功劳与才学 , 而是与领导的距离 。
要靠近皇帝 , 达到零距离 。那么首先就要贴近与皇帝已经零距离的人 。魏忠贤与明熹宗乳母客氏亲如一家甜蜜蜜 , 而皇帝朱由校恋奶妈如同恋母 , 魏忠贤在皇帝面前 , 犹如乳爹 , 焉有不“家和万事兴”之理?
其实 , 东林党人曾经离皇帝也不远 , 魏忠贤是朱由校的玩伴 , 左光斗原是朱由校老爹明光宗的伴读 , 光宗帝死后 , 他秉承“正统” , 与大知识分子群(东林党)一起拥光宗长子朱由校为帝 , 打掉了后党拥立的接班人 , 谁知 , 正是这个他拥立的小接班人 , 最后成为他的掘墓人 。
由此可见 , 陪读不如陪玩 。朱由校与其说这是一位年轻的领导人 , 不如说是个皇宫里的最大玩主 。在玩主眼里 , 当然是玩伴与奴才最可亲最可近 , 而国家栋梁之才可能只是个概念而已 。
忠正耿直的大知识分子 , 在处事上规矩 , 但缺乏灵活性 。而政治是门妥协的艺术 , 曲直兼备者方可成为大政治家 。从东林党人的行事风格来看 , 他们还是书生意气偏多 。内宫歪才未必斗得过大政治家 , 但对付直来直去的书生 , 还是绰绰有余 。
杨涟的读书无用遗言 , 是一个知识分子败给文盲后的悲怆反思 。这既是对学术不如权术的绝望 , 也是对才高八斗的自己输给一个尸体残缺的文盲的哀怨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