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轶事:宰相钱谦益竟明码标价倒卖南明皇位
世上有很多东西是无法估价的,譬如佛祖释迦摩尼仅存的唯一指骨舍利,美国拉什莫尔山东北峰的四总统雕像 。这些有形的东西尚且难估,那么无形的皇位就更难估了 。然而,南明却曾出现宰相以15万两白银兜售皇位的事件,堪称一大历史奇观 。
初涉宦海,生不逢时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东涧老人等,江南常熟(今江苏常熟)人 。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钱谦益进京赶考,最终进士及第,被授予翰林院编修 。踌躇满志的钱谦益进入翰林院后,心里憧憬着自己的大好前程,然而事实却远非他设想的那么简单 。这个时候的明朝中央已经分化为东林党和宣昆齐楚浙诸党两大派系,双方趁着万历皇帝不管事的时机,不分对象地拉帮结伙,连太监、免职官员、江湖混混、地方土财主都参与其中 。
身为东林党成员的钱谦益受到党争牵连,就在他进入翰林院的第二年,父亲病死,他回乡丁忧 。按照惯例,丁忧期三年,期满即可复职 。然而,宣昆齐楚浙诸党成员存心找麻烦,钱谦益在家苦等了十年,才结束丁忧,返回阔别已久的北京 。
这一年是万历四十八年,即万历皇帝驾崩的那一年 。新即位的泰昌皇帝很喜欢东林党,对钱谦益也十分欣赏,不料一个月不到,这位爷也成了先帝 。好在继任的天启皇帝开始对东林党还算客气,第二年(1621年),钱谦益被任命为浙江乡试正考官,远赴江南负责监考 。他原本想着兢兢业业办事,为国家选拔一批人才,在监考中严格把关 。事后,他高高兴兴回京准备交差,然而东林党的死对头们却无中生有,捏造出所谓的“浙围舞弊案”,攻击他监考不严 。
最后虽然查证他是被冤枉的,但还是被扣了三个月工资 。一气之下,他说自己有病,辞官回家去了 。
三年后,东林党终于暂时压制住宣昆齐楚浙诸党,钱谦益回京担任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读学士,一时无比荣耀 。但仅仅过了一年,魏忠贤一伙打败东林党,钱谦益就此被弹劾回家 。
重返京城,性情大变
崇祯元年(1628年),魏忠贤一党被灭,东林党再次得到发展的机会 。钱谦益升任礼部侍郎,回到了京城 。
这次返京,钱谦益性情大变,一心要将权力握在自己手里,凭着自己已是东林党幸存下来资历最老的人,四处活动,发誓拿下下一份工作干首辅 。然而钱谦益一辈子始终不缺绊脚石,走了魏忠贤,还有同属礼部的尚书温体仁和侍郎周延儒 。他们原本想和钱谦益公平竞争,但钱谦益不择手段,指示徒弟瞿式耜黑白两道同时上手,硬是把他们赶出候选人名单 。
这两人失败后,联手一致对外,给得意中的钱谦益安上了“盖世神奸”的绰号 。崇祯对奸臣极为敏感,生怕重蹈哥哥天启的老路,于是下诏将钱谦益革职,撵回老家 。温体仁和周延儒则高高兴兴一起进入内阁 。他们怕钱谦益东山再起,于是就唆使他人诬告,害得钱谦益于崇祯十年被打入刑部大狱,差点被治罪 。钱谦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四处求爷爷告奶奶,才被放了出来 。
经过这次打击,钱谦益在崇祯一朝几乎未受重用 。之所以用“几乎”这个词,是因为在崇祯十七年间一连换了50个宰相后,国家非但未能好转,反而越来越差 。病急乱投医的皇帝想起了钱谦益,决定起用他 。但是下圣旨的使臣没跑过李自成的大军,使臣还没见到钱谦益,北京城就已被攻破,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 。
【明末轶事:宰相钱谦益竟明码标价倒卖南明皇位】明码标价,兜售皇位
明朝灭亡了,但是老朱家在江南还有一多半资产 。作为明朝的第二首都,南京拥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机构,安置了一些不得志的官员 。钱谦益和一干大臣集中到南京,准备拥立一位朱元璋的后代登基称帝,重建明朝 。当时崇祯的三个儿子全都没能跑出北京,能挑选的也只有藩王了 。
当时可供选择的有福王、桂王、惠王和瑞王 。后三个远在西南,路途遥远,最近的只有跑到淮安的福王朱由崧 。但是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当年在国本之争中反对前任福王朱常洵立储,害怕他的儿子秋后算账,所以倾向于拥立同样避祸淮安的潞王朱常涝 。
打定主意,钱谦益派人前去对潞王致以诚挚的慰问,然后邀请他马上到南京就任南明王朝皇帝 。潞王正要说声谢谢,来人又笑眯眯地说,不过在这之前您要先掏15万两白银 。潞王蒙了,当皇帝还要掏钱?而且15万未免太多了吧?于是,他们就开始砍价,结果潞王实在没钱,买卖告吹 。
推荐阅读
- 轶事:历史上有个皇帝养了私生子还不敢承认
- 明末四大公子 陈贞慧方以智冒辟疆侯方域四人
- 史上最火爆寡妇柴氏 两个宰相为争夺她而被降职
- 韩世忠的故事 韩世忠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 东北军阀张学良轶事 学庞德死战却失败弃棺而逃
- 北魏孝文帝轶事 宽恕厨师的过错赢得了忠心
- 张祚的故事 张祚趣闻轶事有哪些前凉皇帝
- 古代司法轶事:法官因接受性贿赂而被当庭打死
- 明末第一美女陈圆圆曾被哪个男人拒之门外?
- 唐朝公务员也蜗居京城 宰相家中用破席挡风遮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