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破一个大大的民国教育神话 县长就地正法( 二 )


按:民国时期,一省的教育经费,包括三种:省经费、县经费、中央教育部拨经费 。省经费,即每年省预算划归教育的部分——不了解此点,即难以理解程其保报告中频繁的“仅占”、“微末”、“甚微”等字样 。程其保该报告,实际上乃是含蓄向中央指出:西康全省实际可用的教育经费,仅相当于预算中的“省经费”的25%-30%,大量的教育经费被挪用——按1943年预算,“省经费”应该是500万,但程其保能够拿到的全西康教育经费,包括“县经费”、“中央教育部拨经费”在内,实不足150万 。所谓“ 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军阀刘文辉的办学神话,不过如此 。…
最后,有必要一提的是:孙明经等人当年赴西康拍摄,乃是受了刘文辉的礼聘;此行在塑造刘的正面政治形象上收效颇大,遂又有1944年再邀孙明经访问西康之事 。⑧同期考察西康之黄炎培,其所见,只有漫山遍野的罂粟 。
注释:
【戳破一个大大的民国教育神话 县长就地正法】①谌旭彬:《抗战期间的中国教育奇迹》,今日话题历史版第84期 。②《军阀刘文辉:政府房子比学校好 县长就地正法》,《翻阅日历》2008年第7期 。③邢肃芝(洛桑珍珠):《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三联书店2003,P95 。④ 贺觉非:《西康纪事诗本事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P125-126 。⑤ 李亦人 :《 西康综览 》,正中书局1946,P149-150 。⑥ 杨仲华:《西康纪要(上册)》,商务印书馆1930,P174 。⑦程其保报告西康省社会教育实施概况(1943) 。收录于《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⑧曹春梅:《试析民国时期国人进入西康考察的背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