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探秘 雍正即位后太后乌雅氏暴毙之谜( 四 )


就这样 , 母亲死了 , 胤褪一连受到父死母丧妻亡的重大打击 , 他这样一个曾经征战沙场的男儿 , 现在却如一个小女子一般地整日以泪洗面 。
雍正在安慰“皇妣皇太后之心”的幌子下 , 晋封胤褪为郡王 , 但未赐封号 , 注名黄册仍称固山贝子 , 致使胤褪“并无感恩之意 , 反有愤怒之色” 。
还有一次 , 雍正特意去景陵探望十四阿哥 , 十四阿哥看到他自然是心中十分痛恨 。连正眼都不看一眼雍正 。雍正却笑呵呵地坐在院子的石凳上 , 开口道:“允褪 , 你自认为自己才华出众 , 深的父皇宠爱 。谁知还是败在皇兄手里 , 哈哈哈!”十四阿哥仍是不说话 。雍正又道:“其实你与朕乃一母同胞 , 何苦与皇兄争呢?朕得了天下 , 岂不是也是你的天下 , 皇弟 , 你怎么就不明白皇兄的心呢?”说完还掉下了两滴眼泪 。站在一旁的随身太监 , 急忙掏出手帕递给雍正:“皇上 , 保重龙体!”雍正挥了挥手 , 示意摆驾离去 。从头至尾 , 十四阿哥没有说过一个字!从此以后 , 十四阿哥的势力被雍正一步一步彻底地粉碎了 。又过了没多久 , 十四阿哥的福晋去世了 , 雍正还给她指定了一块地来下葬 , 但是十四阿哥知道后就去找了雍正 。十四阿哥道:“参见皇兄!”
“皇弟 , 不必多礼 。你的福晋过世 , 朕也悲痛 。还请皇弟节哀顺变!”雍正说着不痛不痒的场面话 。十四阿哥本就一肚子气 , 但迫于现在他是皇帝 , 也不敢太造次 , 随说:“臣弟谢皇上为臣妾选墓址 , 但那墓地的风水却是万分不好 , 臣弟恳请皇上收回成命 , 让臣弟自行择墓!”十四阿哥的口气也不容反驳 , 他的语气里透视着非常的不满 , 雍正眉头微微一皱 , 说:“关于此事无须多言 , 你跪安吧!”十四阿哥讨了个没趣 , 听雍正的话是那样坚定 , 多说无意 , 一边说着:“臣弟 , 告辞!”一边退出了御书房 。等十四阿哥一走 , 雍正便派人叫来了八阿哥 , 让他去劝服十四阿哥接受这块雍正亲自选的墓地 , 一来以示皇恩浩荡 , 二来又表示君无戏言!后来经过八阿哥的极力劝说 , 十四阿哥只能勉强接受了这块葬地 。
随着雍正统治地位的日渐稳固 , 雍正对胤襁也愈来愈严酷 。雍正二年(1724)八月 , 雍正获悉胤褪在家里私造木塔 , 立即令纳兰峪总兵官范时绎进行搜查 , 强令交出 。胤褪气愤难忍 , 当晚“在住处狂哭大叫 , 厉声径闻于外 , 半夜方止” 。
雍正三年(1725)十二月 , 在雍正的示意下 , 宗人府参劾胤褪在大将军任内 , “违背圣祖仁皇帝训示 , 任意妄为 , 哭累兵丁 , 侵扰地方 , 军需帑银 , 徇情靡费 , 请将胤褪革退多罗郡王 , 降为镇国公” 。雍正当即革去胤褪王爵 , 降授固山贝子 。接着 , 诸王大臣进一步参奏胤褪在任大将军期间 , 只图利己营私 。贪受银两 , 固结党羽 , 心怀悖乱 , 请即正典刑 , 以彰国法 。雍正认为 , 胤褪当同胤禊、胤禧有别 , 将他继续禁锢于景陵附近 , 严加看守 。可是恰在这时 , 有一个自称是满洲正黄旗人的蔡怀玺来到景陵 , 求见胤褪 。胤褪怕招惹是非 , 不肯接见 。蔡怀玺便把写有“二七便为主 , 贵人守宗山 , 以九王之母为太后等语”的字帖扔入胤襁住宅之内 。胤褪看后既不奏闻 , 又把字帖内的重要字句裁去 , 涂抹 , 然后交给马兰峪总兵范时绎 , 并派人向范说明:“因为此系小事 , 所以贝子不奏闻皇上 , 然又有些干系 , 故交把总送至总兵处完处 。”雍正接到范时绎奏报 , 异常重视 , 立即派遣贝勒满都护、内大臣马尔赛和侍郎阿克敦等人至马兰峪 , 亲自审讯蔡怀玺和胤褪 。胤褪不服 , “辞色很怒” , 对范时绎“愤欲吞噬” , 说蔡怀玺投书猜测可能是把总华过柱及总兵范时绎所指使 , 有说“把总容留此人吃饭、饮酒”、总兵“何将此人置之不问” , “大肆骂詈” 。雍正认为此事不是孤立的 , 社会上定有一股反对自己、企图让胤褪等人上台的势力在活动 。于是他加紧了对胤褪等人的镇压 , 革去胤褪固山贝子 , 谕令把他押回北京 , 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 。随后 , 诸王大臣又罗列了胤褪的十四条罪状 , 再次奏请即正典刑 。雍正仍没有同意 。

推荐阅读